大阡 作品

第986章 南道(第2頁)

 好在薛悉公的身體並沒有大礙,他拍拍衣袖,咬牙站了起來,臉色難堪道:“劉兄武功高強,薛某心服口服,但願劉兄能繼續挑戰成功。”說著先跳下擂臺調息休整。

 劉舉衝著薛悉公的背影以及天下英雄打個稽手,也下得臺去。臺上李歸伯與劉蒼生上來打好對面。劉蒼生拱手道:“十住散人別來無恙?一別數年,沒想到在嵩山會再見。”李歸伯道:“是啊,我等都是經歷風雨之人,聽說賢弟依舊雄心不老令人欽佩。”倆人之前認識。

 劉蒼生道:“自然,新佛降世,天相異變,正是大好時機,可沒想到李兄竟然棄明投暗,附庸地方豪強,給當朝做起鷹犬,實在令我不解。”李歸伯道:“不然,我的主公乃非常之人,將來必定要做非常之事,其鴻鵠之志,也非是那些草莽英雄可以預見得到的。”

 “那又如何,遠有法慶師兄,近有劉蠡升師兄,這些都是雄心壯志之人,你卻背離而去苟且安逸,到頭來又能換得什麼呢?”“大丈夫能屈能伸,能騰能隱。你我道不同,多說無益,放手一搏吧。”倆人話不投機當場動手。

 動上手,李歸伯不愧是成名已久,加上又跨入七重,遠非六重末期的劉蒼生可比,倆人打了二三十回合,拳峰交錯之時,劉蒼生站立不穩退後數步,嘴角滲出血跡,李歸伯倒也坦蕩沒窮追猛打。片刻劉蒼生拱手道:“李兄果然寶刀不老,小弟認了,但願你口能對心,不忘平魔大業。”說完跳下臺調息養傷不提,李歸伯施禮已畢留在臺邊等候安排。

 法上登臺宣佈道:“剛才第一輪挑戰完畢,留下劉舉與法柱,請二位前輩上臺抽籤與推薦人對陣。”抽籤結果張道裕對陣劉舉,張繹對陣法柱。人們望著張道裕與張繹議論紛紛,倆人一個是老天師道,一個屬新道教上清宗,算上陶弘景的玉清宗,南道幾乎傾巢而來了。

 張道裕與劉舉首先登臺。之前的測試大家都知道,張道裕境界在七重後期,劉舉在七重中期,倆人相差不多,完全可以靠實戰經驗、臨場發揮、以及功法所扭轉,因此劉舉才敢挑戰,只不過抽籤不幸運,沒能與相同境界的張繹對陣,否則他更有把握。臺下英雄們也對劉舉議論紛紛,同階對陣中魔榜的略強於俠榜,劉舉兩個榜單都報了,可見他戰力絕對不俗。

 人們對張道裕更感興趣,畢竟他是天師張道陵十二世孫,家傳道家龍虎宗絕學不是說著玩的。傳說張道陵飛舉昇天,留下天師道三百多年神秘傳承,張天師後裔除了旁支張道裕最近才被梁武帝供奉外,世人很少接觸他們,今日能亮相在嵩山大會,足見其渴望強勢迴歸。

 此刻張道裕身背七星劍,一手掐訣,一手稽手:“劉道友,幸會幸會,貧道久居南地,孤陋寡聞,很少與外界接觸,今日與閣下登臺比武,榮幸之至。”

 劉舉道:“客氣客氣,你我同為劍俠榜而戰,以武論輸贏談不上得罪。張天師的名號我倒是聽說過,道長既然是天師道門人,那在下定要領教一番。請!”二人客氣幾句動起拳腳。

 一晃十幾個回合走完,倆人你來我往,不分勝負。臺下的人見了,心想果然劉舉的戰力不俗,雖然測試的境界略低,但場面絲毫不弱,招式更是虎虎生威層出不窮。而天師道後輩看不出有特別的出眾之處,或許他們避居偏遠,一代不如一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