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面臨一些問題(第2頁)

 這點我們還得想法解決。”國淵說道

 “你有什麼辦法?”劉恢不相信提出問題的人會毫無辦法。

 國淵想了想,“糧食價格大幅度增加不現實。

 以華夏如今糧食產量這麼大,如果不是政府保價收購的話,價格還會持續下降。

 華夏前(188年前),華夏一石糧食價格在40—50華元。

 而華夏十二年,華夏一石糧食價格仍然在40—50華元。

 而當時工人俸祿在400華元左右,而今工人俸祿在1000華元左右。

 想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單戶增加耕地面積。”

 “這點恐怕很難,華夏一個人能耕種一百畝土地,這還主要得益於機械設備。

 如果只靠人力,恐怕一個人種植三十畝難度都不小。”顧雍說道。

 “元嘆,不要貪心,我們以華夏一家農戶五個人算,我們只計算三個勞動力。

 如果每家都能耕種三百畝土地的話。

 以華夏現在畝產一千斤(現代五百斤)為例,那麼可以產量三十萬斤。

 華夏糧食稅是按照以前定的,一畝只需要繳納五十斤。

 減稅後,只需要一畝繳納四十斤。

 稅收就是一萬兩千斤,那麼農戶可以收穫二十八萬八千斤。

 華夏現在平均糧食在0.4華元/斤。

 這樣粗略估算,一個家庭毛收入就在十一萬多華元。

 這是妥妥高收入。”國淵說道。

 “可是,眼下能達到這個水平的農戶並不多。

 還有一個,0.4華元是零售價格,他們在家裡賣出的價格基本就在0.2—0.25華元/斤。

 扣除他們自己日常所需,可以賣出差不多三萬華元。”顧雍說道。

 “老夫算法的確有誤。

 不過,我們依然應該鼓勵農業機械化。

 為了保障華夏糧食,應該重點發展平原和丘陵地區的農業”。國淵說道。

 荀彧微笑著問道,“山區百姓怎麼辦?”

 劉恢接過話說道,“山區百姓可以遷移到平原地區耕種土地。

 也可以進入工廠做工,華夏眼下最缺的就是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