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機密也是機密 作品

第983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2頁)

 從我們有歷史記載以來,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漢朝都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國家的存亡更多應該是既得利益者共同的事情,不應該是天下百姓共同的事情。

 因為對於百姓來說,誰來統治有何區別?”

 袁愧的話引起了大家思考,以前,大家會將二者混淆,改朝換代也沒有影響百姓存亡。

 就像華夏現在很多住宅小區一樣,業主始終是買房的業主,而物業管理是可以更換的。

 鄭玄點了點頭,“次陽這番話讓人深思。

 以前的夏商周也好,秦漢也罷,屬於私天下,國家興亡更多是皇家和官員們的責任。

 因為利益主要被他們拿走了,他們最怕國家滅亡,國家滅亡代表自己手中權力消失。

 而如今華夏則不一樣,華夏雖然也有皇帝,但是我們所有的人都清楚,這是為了安撫遺老遺少們的心。

 華夏實則已經是公天下,官員是百姓一票一票選舉出來的,並不是皇帝任命的。

 華夏所有權力都在法治之下。

 因此,老夫認為,國家興亡,匹夫無責並不適合如今的華夏,因為如今的華夏,沒有特權階級。

 華夏接近四千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主人是六千多萬華夏百姓,而不是一家一姓。

 如果今日華夏國家滅亡,也就是天下滅亡。”

 鄭玄的話讓不少人皺起眉頭。

 蔡邕咳了一聲,緩緩說道,“康成的話老夫並不完全苟同。”

 諸葛圭眼睛一亮,作為華夏非常有影響力報紙,他最怕就是大家意見想法一致,只有不同意見才能吸引更多讀者。

 “伯喈公能否詳細說說?”

 鄭玄看著蔡邕,臉上也露出了期待之色。

 蔡邕說道,“華夏今天的國策是公天下,但是不代表華夏的社會制度就是完美的。

 大統領劉恢說過,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社會制度。

 我們只能通過不斷發展去完善解決它。

 今天的制度有可能會被全新制度所代替。

 那樣一來,華夏同樣可能和秦漢一樣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