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審計(第2頁)

 “我贊同,殿下曾經說過,絕對的權力必然導致絕對的腐敗。

 我們要把權力下放,要學會分權,同時學會被人監管。”

 劉恢微笑著點了點頭,他有時都很佩服荀彧,思想轉過來以後,接受新事物速度很快。

 “大概就是文若說的意思。”

 “文淵,接下來你們工業司最主要任務是提高鋼鐵產量。”

 公輸和不解的問道:“殿下,我們現在一年能產100萬斤鋼鐵了。”

 提到這個,公輸和顯得很自豪,因為大漢一年產鐵產量也比這個多不了多少。

 據記載,唐朝以前的鋼鐵產量沒有具體記錄,建國初,鋼鐵產量一年大約1000多噸,後來發展到5000噸左右。

 100萬斤按照現代度量衡也有250噸。

 但是對於劉恢來說,指望鋼鐵不僅僅是兵器和農具,還有就是接下來的基礎建設。

 “文淵,德衡他們發明了一種新的鍊鋼方式,通過高爐提升溫度,加上準確控制碳的含量,質量和效率取得巨大進步。

 對於遼東來說,億萬斤恐怕也只是起步,德衡他們實驗,用鋼鐵和水泥配合修建橋樑、房屋異常堅固……”

 劉恢的一番話,聽得公輸和內心異常火熱,荀彧直接是目瞪口呆。

 “殿下的意思是,我們接下來重心就是鍊鋼?”公輸和興奮的問道

 作為墨家後人,他怎麼不知道鋼鐵的重要性。

 劉恢曾經給他描述過,那天可能用鋼鐵來建造巨大船隻也不一定。

 “是,我的要求很簡單,鋼鐵產量三年至少提升20倍。

 最好的鋼必然先用於軍事,接下來才是民用。”

 兩人身體劇震,20倍就是2000萬斤,也就是5000噸。《此時1斤\u003d249.6克》

 這個放在現代簡直不值一提,可這個時代就完全不一樣了。

 “殿下,這樣一來,鋼鐵廠需要大量人員才行。”荀彧隨後說道

 “建一座鋼鐵城,進出加強管理,周邊畢竟不太平。

 需要多少人都不用擔心,現在我們不缺人。”劉恢豪氣的說道

 公輸和吞了吞口水,“殿下,這麼多鋼材用得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