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鄉村矛盾(第2頁)

 後來,歷代統治者也採用法家治國,然而,此時的法基本都是準備給普通百姓的。

 “殿下,我和伯寧最近對周邊一些地方走了走。

 新政推行讓人興奮,但是也有不少隱憂。

 目前,主要表現在,水源爭鬥,耕牛不足造成的矛盾,土地遠近等矛盾。”

 劉恢點了點頭,人都是自私的,牽涉自己利益時很難做出讓步。

 “另外,百姓不懂法,這是一個大問題。”

 “還有嗎?”

 滿寵說道:“現在我明白殿下為何當初要求成親後分家了,不然,又會發展成原來的地方大族。

 分家後,大家都只顧自己家庭利益,這樣一來,大族內很難形成統一。”

 劉恢並沒有接滿寵的話,“你們二位針對這些問題,有什麼解決辦法?

 等下文若過來一起談。”

 很快,荀彧就過來了。

 “水源問題只能修建水庫,按照距離,平時可以讓水庫裝滿。

 裡面可以養魚,讓百姓增加一點收入。”滿寵說道

 “這倒是一個辦法,修建水庫錢財呢?”

 “我們調查時,百姓大部分都願意農閒時自己修建水庫。”田豐回答道

 “文若,他們二位的話你也聽到了。

 各地為了水源爭鬥不休,堵不如疏,我以為二位辦法可以一試。

 只是,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水庫修建需要夯實,需要修建堤壩,這裡需要紅磚和水泥。

 你們制定一個辦法,材料政務院出,農閒時,發動大家修建水庫。

 切記,水庫選址和修建首先要考慮到安全問題。”

 荀彧點了點頭。

 “剛才他們提到耕牛不足的問題,這的確是個問題,每年種地最好時間就那麼點。

 草原今年預計能換回2萬頭牛。”

 聽到劉恢的話,幾人詫異的看了看他,劉恢不可能不知道,野牛如何能耕地?

 劉恢接著說道:“馬鈞他們發明了一種牛環,給牛鼻子穿上牛環,就能比較輕鬆駕馭這些牛了,逐漸就會溫順下來。

 我初步算了一下,每個村子能分十頭左右。”

 幾人感到很意外,困擾這麼多年問題,就如此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