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陳年舊事(第2頁)

 這話信息量有點大,段曉棠歪著頭,“偏將扛主責?”

 “這場戰事前因後果父親和大哥並未細說,我也看不到軍報。但結果這樣的。”李君玘失誤最大還是被推出來的替罪羊不得而知,“但李二郎心裡肯定清楚。”他是內行又是半個當事人焉能不查證。

 祝明月:“那他怎麼不繼續從軍。”做著不尷不尬的縣尉。

 昨日十七娘話裡穿盔甲的少年李君璞已成執念。

 白秀然:“他是從不了軍。”

 段曉棠:“軍武世家不從軍?”子承父業不是大吳人民根深蒂固的觀念嗎。

 白秀然:“當年李大郎也許是想攜徵突厥的戰功,讓兩個弟弟出仕的起點高一些,沒想到功虧一簣。”

 段曉棠:“兩個弟弟,還有一個李三?”

 “你不知道?”白秀然奇怪,段曉棠常與李君璞比試,來往甚密,居然連對方的家庭情況都不清楚。

 段曉棠咽咽口水,莫名有些緊張。“我只知道他大哥愛養老虎。”還在長安郊外跑丟了。

 也不是真的一無所知。

 白秀然:“聽說李三郎後來去郡縣做官,也是文職。”

 處處透著詭異,祝明月:“很奇怪。”

 白秀然不故弄玄虛,“根源要往十幾年前推,推到先楚國公和陳國公身上。”

 先楚國公,現任楚國公的親爹,上一代權臣。

 先陳國公,戰功赫赫的將帥,李君璞的親舅舅。

 “楚國公和陳國公早先是一黨,當今陛下剛繼位根基未穩之時,他兩聯手把持軍中大半壁江山。”

 既然說聯手,想必主次分得不是特別明顯,更像是合作者。親舅舅,當朝權臣的合夥人,把持國家大半軍隊。

 祝明月段曉棠頭一次對李君璞祖上曾經闊過有了深刻理解。

 白秀然:“後來陳國公或許覺得羽翼漸豐,不甘於人下,想另立山頭。”消息來源是白雋,真實性相當有保證。“但隨著兩位國公先後去世,事情便不了了之。”

 人死萬事消。

 祝明月抱著手,“但嫌隙已然種下,所以三年前現在的楚國公袖手旁觀甚至落井下石。”只是奇怪主要矛頭對準的是李君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