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朝爭畢(第2頁)

 同時諸葛一也招呼了一聲趙向楠,得到總攻信號的趙向楠,立馬拿出壓箱底的幾位老將軍,一溜煙的加入了東征大軍。

 於是在這種西山棋院近乎絕望的情況下,朱瞻基主動給了最後一次機會。

 近乎傾國之戰!

 由身為天子的朱瞻基親自統領大軍三十萬,兵發三路東征,意圖只有一個,那就是平定東西,混而為一!

 應天府這邊,已經徹底被儒家思想所統御的朝廷第一反應並沒有害怕,反而是氣憤填膺,由朝堂之上方孝儒為主的幾位相公立刻開始調兵遣將。

 作為將位主帥的徐輝祖不可置疑的被留在順天府之中保衛皇都,迎戰的二十萬大軍則由【大將軍李景隆】作為統帥。

 這一操作,朱雲等人看的眉頭緊蹙,可此時由於儒家思想大勢的原因,方孝儒同樣產生了自己的意志,想要強行干預反而會引起內部的問題。

 於是在棋手無法干預的情況下,李景隆領命出征。

 要說儒家思想之勢也並非無用,原先已經因為多年荒廢武力退到紅階的應天府軍隊,在浩然儒氣的加持之下,重新恢復恢復到平均虛黃的狀態。

 當東西兩大王朝,盡起大軍之際,智說自然不會停止這一段的數據分析。

 雖然無論是智說二號還是智說三號,給出的數據都是順天府一方優勢,前者給了一個61.2%與38.8%的比例,後者則是給出69.5%與30.5%的比例。

 但誰也沒想到這一場曠世大戰竟然會結束的那麼快,誰也沒想到大將軍李景隆的表現是那麼驚豔!

 反向的驚豔!

 甚至還在那邊共鳴著徐輝祖的西山明堂眼珠子都要凸出來了!

 二十萬虛黃大軍,面對擁有黃階軍煞的十五萬順天府先鋒軍,期盼的克敵制勝不存在,想象中的且戰且退沒有發生。

 一戰!

 一戰二十萬應天府大軍覆沒!

 李景隆輸的到底有多快呢?

 這有一個直觀的對比,雙方的大戰勝率是智說實施調控的,就在李景隆中軍大帳被朱瞻基以其自身為鋒,親率三千虛紫大明精騎踏破之前。

 雙方的勝率比都還沒有跌破八二開。

 按理說正處於三位中軍環衛的李景隆就算遇到了朱瞻基的鐵騎奇襲也不至於全軍潰敗,可就在這時李景隆不僅自身領軍後退,彷彿天都不佑他一樣,李景隆的帥旗大纛突然折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