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宋末三傑(第2頁)

 一直到半回合後,一身囚衣的文天祥才重新被導播捕捉到並同步消息給了觀眾,而在他的身後已經再次擁有了數千【義軍】。

 到了這時候人們才發現雖然文求武的白子領域面對五千大食輕騎兵一直在失敗,可第一次失敗的將位【節度使張世傑】敗而不亂,帶著絕大多數義軍部隊撤離了。

 第二次失敗的【宋相陸秀夫】敗的比較慘,麾下也以普通蒼生百姓為主,可大敗之後竟然亂而不散,陸秀夫本人也成功退往後方。

 第三次敗亡的【宋相文天祥】雖然輸的更加慘,主帥都俘虜了,可最離譜的也是他,被俘之後不僅不散,一手紫色歷史事件後,不僅本人逃脫,失敗後的【義軍】完全沒有按照正常敗亡的士兵那樣四散而逃,反而是重新匯聚到了文天祥麾下。

 當眾人逐漸發現事情有些不對勁的時候,再回過頭看看一直在連勝的五千大食輕騎兵,愕然發現,在不斷的勝利之下,五千輕騎兵已經不足三千,他們的傷亡其實也就近過半。

 文天祥的出逃是十七回合,雖然白衣沒有和觀眾的上帝視角一樣看到對方越打越凝聚的士氣,卻也隱隱約約感覺到了不對勁。

 這時候他陷入了一個抉擇,到底是放緩自己大勢進度,增兵前線,將快攻騷擾做到底;還是暫緩對於白子的騷擾,準備二十回合的相位,為大勢做準備。

 若是之前,白衣一定會選擇優先大勢,他不是快攻,輕騎兵起到騷擾作用就是足夠,沒必要對此下過多的本錢,可今天,他並沒有放棄前線。

 因為一個職業八段棋手的直覺告訴他,對面的這三個紫階英雄棋靈非常不對勁。

 是,作為職業八段的棋手,完全有能力在前十回合牽引三個紫階英雄棋靈,但是英雄棋靈是需要逐漸共鳴成長的,一下子弄三個出來,除了延緩發育,意義何在?

 一個職業八段棋手不可能不清楚這種原理,那麼答案只能是,這三個英雄棋靈一定在前期有著他不知道的作用,他不能允許三個可能會在前中期發力的英雄棋靈順利過度。

 既然初期不強,那他就增派輕騎兵繼續追殺,並且吸取教訓的白衣特地牽引了兩位黃階的英雄棋靈作為大軍統帥,並臨陣指揮絕不留俘虜活口的強制命令。

 十八、十九回合對於文求武來說確實是痛苦的兩回合,繼續增派輕騎兵後,大食兵力充裕又有英雄棋靈帶隊,追擊的效率大增,除了文天祥憑再敗一次,僥倖得脫;陸秀夫敗一次隨行軍民損失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