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堵胤錫和文安之(第2頁)

 生產糧草不難,難就難在運輸糧草上。

 尤其長途行軍,行軍距離越遠,行軍時間越長,需要的糧草就越多。

 一般情況下,士兵可以攜帶五天的行軍糧,

 剩下的糧食就需要人背馬馱了。

 翻山越嶺肯定無法使用騾馬,只能靠人背。

 而一個民夫最多能背六鬥米。

 兩人身上的糧食加起來只夠吃十八天的。

 這並非虛構,因為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過:人負米六鬥,卒自攜五日干糧,人餉一卒,一去可十八日。

 這還只是單程...

 考慮到返程的話,只能行進九天的路程。

 秦良玉一萬多大軍翻山越嶺行進二十二天,最大的問題就是糧草。

 她是如何解決的?

 在崇禎疑惑的目光中,驛卒說道:“秦總督的溪峒兵身強體壯,又擅長山地行軍,每人攜帶了八天的糧食。”

 “另外夷陵附近的山中居住著許多土家部落,經秦總督聯絡讓他們幫忙運輸糧草,這才解決了溪峒兵的後勤補給問題。”

 崇禎恍然大悟...

 秦良玉深入群眾,然後依靠群眾的力量打了一場勝仗!

 意識直接領先好幾個時代!

 佩服!實在是佩服!

 “下去領賞吧。”

 “謝陛下。”驛卒跪地磕頭後起身離去。

 崇禎看向第二個驛卒:“張獻忠是如何進入湖廣南部地區的?”

 驛卒緊繃著身體,吞了口唾沫後說道:“獻賊敗給袁總督後兵退監利縣。”

 “隨後趁夜出城渡江到達長江南岸,緊接著一路南下,先後渡過沅江和資水等大小數條河流,兵臨長沙城下。”

 “長沙守軍根本沒想到獻賊如此神速,在城外駐紮的官軍一觸即潰,城中的官軍也緊閉城門不敢出戰,獻賊見狀立刻率部南下。”

 崇禎咬牙切齒的問道:“何騰蛟呢?”

 “回陛下,何騰蛟此時正在固守長沙。”

 “人都跑了還固守個屁啊!”崇禎直接爆了粗口。

 不怪他生氣。

 如果何騰蛟將張獻忠擋在長沙以北,那麼對張獻忠來說會是一場滅頂之災。

 因為明軍已經在這裡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