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有感情的貓 作品

第838章 太子十歲了(第2頁)

 八九年前還不到一千萬人口的秦國,在秦陽的治理之下,不到十年的時間便新增了近八百萬人口。

 這些新增的人口大多都是一些年輕的孩童,在秦國實行普世教育的情況下,這幾年秦國修建最多的建築便是學院。

 秦國的學院一多,所需要的教書先生自然也就多了。

 能夠進入咸陽學宮的,大多都是各國的頂尖人才。

 就算是才學最差的末席,他們要到地方去教書的話,也會受到極高規格的禮遇。

 他們在民間所受到的尊崇,甚至不會弱於一地的郡守與縣令。

 而在這幾年的時間,秦國又陸陸續續的在成都,巴都,南鄭,秦邑等地分別建立了十幾所高等級的學府。

 為了能夠將他們與普通的學院區分開來,秦王親自提筆授予了他們“學府”的殊榮。

 漸漸的,秦國有了“一宮,十二府”的說法。

 而秦國在除了大肆發展教育之外,同樣還在不停的推陳出新。

 終於在秦陽執政的第十年,秦國再一次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政治改革。

 原本主要以服務王權為核心的朝廷體系得到了變革,將原本的三公九卿變成了三司六部。

 三司分別為總管朝廷政務,由丞相主事的政務司。

 由大學官為主事,主管國家教育的教育司。

 由法家弟子共同主事,主管國家變法,立法的革新司。

 六部分別為主管天下戶籍,稅收等等的戶部。

 主管地方官員任免,考核,升遷等等的吏部。

 主管外交,祭禮等等的禮部。

 主管全國緝捕,巡查,審查等等的刑部。

 主管徵兵,訓練,征戰等等的兵部。

 主管研發,生產等等的工部。

 這一場變革,將原本需要朝臣們共同負責的朝中政事分割開來,賦予了每一個部門獨有的權利。

 政務司雖然凌駕於六部之上,但是卻並沒有直接干涉六部的權利。

 各部門之間互不統屬,但是彼此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原本每天都忙得腳不沾地的秦王終於可以忙裡偷閒,這對於秦陽來說真真是一件大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