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子豬 作品

第313章 君子新政(第2頁)

 於是,在沒有官僚系統外監督的官員們,就撒歡一般肆無忌憚的開始貪汙了。

 就比如,天啟七年,天啟臨終的時候,內帑略有盈餘下,拿出五十萬擔糧食救濟河南,結果,百姓沒有看到過救災的糧食。

 比如為彰顯新皇隆恩,崇禎撥三十萬兩在西北整修水利,結果銀子沒了,西北連條新水溝都沒有出現。

 繼而,整個崇禎年,就再也沒有一兩銀子用於基礎建設。

 崇禎提出,浙江報了旱災,申請五十萬內帑救災銀子,這個有違天氣常識,不該給。

 群臣異口同聲,西北大旱有目共睹,那浙江大旱怎麼就不可能?

 這筆賑災款,內帑必須出,否則你就不是仁慈愛民的皇帝,你就不是堯舜之君。

 崇禎認為,人家說的對。那就派員去實地查勘一下吧。

 你怎麼能派人查探而不相信我們的奏摺呢?你這麼做,就是對我們官員人品的質疑,我們不能忍受,你要做個好皇帝,你就要相信我們這些忠心耿耿,為你治理國家的官員的操守人品,絕對不能懷疑。

 於是,五十萬銀子,撥到了浙江,但百姓們沒有歡呼謝恩,因為這裡風調雨順,不需要賑災,百姓們就根本不知道有這件事。

 但到手的銀子不能再退回去吧,於是的結果就於是了。

 撤銷了茶稅監督太監,結果就是,單單江蘇一省,萬曆,天啟年間,每年二百萬兩都茶稅,到了崇禎五年,就剩下十二兩了。

 十二兩,還不夠買一斤好茶呢,乾脆全免了吧。

 內帑國庫少收入這麼多,怎麼辦?大明是耕讀為本,在田賦上加一點不就有了嗎?

 鹽稅是鹽價高起,百姓吃不起鹽的根本,免除,讓百姓吃的起鹽。

 至於國庫又少收入四百萬,沒事啊,咱們是耕讀國家,田賦上加一點嗎。

 絹稅一百二十萬兩免了,沒關係,咱們是耕讀之國,田賦上加一點嗎。

 君子們都是人品高潔的,是不需要監督的,錦衣衛對官員們的監督,就是對君子們的羞辱,這個也必須裁撤了。

 崇禎一聽,這個對,裁撤了錦衣衛,不但是表明自己對官員人品的肯定,還能為內帑節約大筆的經費,你要知道,錦衣衛有五萬之多啊,一年能節約上百萬的銀子呢。

 但呂建卻在一次請延長病假的時候,淡淡道:“一個國家,沒有一個安保部門,那是多麼的讓人不可思議。未來,將是一場災難。”

 崇禎對此不以為然。

 當然,後來呂建的話應驗了,四年後再建錦衣衛,但人心涼了,沒有人再出力為這個朝廷了,也沒有人再保這個皇上了。

 於是就出現了,在李自成兵臨城下時候,京師五萬錦衣衛,竟然沒有一個站出來,保衛紫禁城的了。

 崇禎想要修整一下水利。徵求群臣意見,結果,群臣一致反對,反對的原因很奇葩。

 之所以天下出現貪官,那是因為貪官有機會和銀子可貪,只要不給他們機會,不給他們銀子,他們當然就貪不了,沒的貪。所以,天下水利不能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