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太禹 作品

第十四章 侯門深海(第2頁)

 向東穿過門洞,走過又一片小竹林,曉山站在假河的小橋上,向這東苑裡的房子望去,但見幾個丫鬟來回走動,他這個假侯爺,也只是望了望,仍不敢入內拜訪,還不怎麼熟悉,生怕漏了馬腳,折道返回了。

 當然,參觀之行還沒有結束,曉山沿中堂院,穿過假河的橋,一直往前走,可以發現府內的內門,也就是連接前後院的門,只不過在內院側加了個牆風。前院也分正堂偏房,正堂是會客議事所用,偏房有客房。在東西兩側倚牆處,各有幾十間房子,多是下人住的。

 可以發現,整個伯爺府一共有兩個門,南邊的是一正門,後院還一後門,後門臺階很高,門的寬度不大,四人同過綽綽有餘,五人則難了,正門門板很是厚重,臺階相當可以,墊上板子,兩輛馬車輕輕鬆鬆就能過去,門的兩邊坐著兩頭大大石獅,石獅張牙舞爪,石獅的脖子掛著的是實實在在的風鈴,小風吹過,鈴鐺“噹噹...”作響,好像石獅本就是醒著的。

 通過小晴,曉山瞭解到,這伯爺府出了門,向西走是通往南條大街的,這南條大街算是這京城禹城四大繁華大街之一。

 “走著,咱們到南大街巡視巡視”,曉山大擺侯爺面子,說巡視好像就是中央幹部巡視地方政績似的,無非就是逛街罷了。

 倆丫鬟都還沒反應過來,孟曉山就大闊步地奔著南街走去,那走姿,真有範兒。

 京城的街就是不一樣,曉山左觀右看,開店鋪一個挨著一個,開飯館的茶館的也是很多,客棧光南街就好幾十家了,街上地攤很是不少,看來這邊是沒有‘路管’的,路上來往的商隊不少,馬車、毛驢隨處可見,險些造成交通堵塞。當然,街上還有專職清掃任務的,好像是腳手都扣著手鍊的,不遠處還有官差看著,不用說,肯定是犯事的囚犯。

 孟曉山優雅地走在街道上,享受著街道的喧鬧聲,無意識間想起了初中時曾學過的一篇課文《叫賣》,是寫賣冰糖葫蘆的吆喝聲,當時讀的時候,就頗有感觸,而今在這個世界,裡面的吆喝聲很是惹人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