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公孫之殤(第2頁)

 外圍雖是平原,但大多是沼澤地,夏天多雨,冬天嚴寒,開荒種田、建城修路、行軍作戰都不便利。

 據我所知,當年曹操夏季出征,本欲穿過伴海道,結果遭遇連綿大雨不得通行,只能走無終道翻越燕山和白狼山。

 得勝凱旋時正值隆冬,不光天寒地凍還無水無糧。不得已殺馬為食,掘地一丈取水,方渡過難關。

 如今我們亦是夏季出征,前途必然困難重重!”

 說到這裡,趙統三人面色不悅,瞪了他一眼。

 鄧艾全無察覺,繼續道:

 “此外,公孫氏在遼東經營已逾三世,外撫戎夷,內修戰射,不說兵強馬壯軍民齊心,也得說有一戰之力!”

 李宗文聽到這裡,終於忍不住了,喝道:“鄧士載,你危言聳聽,是何居心!”

 阿斗擺擺手:“你別打岔,讓他說下去!”

 鄧艾點點頭,繼續道:

 “現在,曹彰和公孫氏是有很大優勢的。

 他們一可以據守伴海道,甚至將大軍壓到臨渝縣,扼守渝關。如此一來,我們進攻的難度將會加大幾倍。”

 阿斗聞言讚許的看了鄧艾一眼。

 別人可能不知道渝關,他可是知道的。

 所謂渝關,便是後世的山海關,正因此關,建虜始終無法從遼西走廊進攻大明。只能翻山越嶺繞遠路去攻打張家口、宣府等地。

 無終道和伴海道

 鄧艾不知阿斗所想,繼續道:

 “曹彰二可以以遼隧為依託,佈防於遼水拒敵;

 三可以棄襄平而走,去樂浪、帶方郡保存實力,同時聯繫馬韓等國,一起抵抗我們。”

 李宗文等人聞言,跟著鄧艾的思路而去,不自覺思索曹彰會怎麼佈防,和相應的應對之策。

 鄧艾見眾人凝眉,講出自己的分析:

 “如今,遼東恐懼我們軍威,極盡收縮。而且,我認為曹彰篤定我們不敢在雨季進攻,他們也會擔心雨季補給困難,而不敢把兵力放在渝關。

 所以,第一種情況不會發生。

 另外,幽州東部各郡的將領、豪門前往遼東,必然和公孫氏產生矛盾,八成會生出嫌隙,公孫氏必然死保遼東,防止被外人攛掇。

 而且公孫氏三代經營遼東郡,是不會棄襄平而走的。

 所以,第三種情況也不會發生!”

 趙統點頭道:

 “曹彰一退再退,若是放棄遼東,軍心必亂,他也不會去帶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