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山隱士 作品

第191章 引蛇(第2頁)

 果然,有人說十日前,也就是崆峒派掌門遇害的那日,曾在汴梁城外郊野看到過,是一箇中年男子,披頭散髮坐在草地上擊鼓。附近村民路過,還以為是個瘋子,也沒在意。只是那人的鼓皮上畫了一隻同樣圖案的老鷹。

 而這邊孟梁偶然看到了圖案,卻說這並非老鷹:“雖然這圖形只具意象,但明顯能看出來,它的後頸羽毛稀少,這是它和鷹最大的區別。所以這不是鷹,是鷲。”

 “鷲?”

 “沒錯,我記得無慮派就養了一隻禿鷲。但鷲喜食屍體,絕大多數人都視之不詳,甚為厭惡,怎麼會有門派將其奉為圖騰?奇怪…”

 孟梁長於勿吉,自小常見珍禽異獸,於中原人分辨不出,混為一談的鷹鷲鳶雕等區別極為敏銳。

 遇見說外國話的四人、蒙面人阻止了他跟蹤,第二日便是崆峒掌門遇害,擊鼓的人出現。這幾件事中必然有著某種聯繫。然而這些人都行蹤不定,難以追查。

 江朝歡喬裝一番,還是先去崆峒派打探。崆峒派此行來汴梁的,除了掌門,還有曾去過謝家婚宴的鄭普林及一眾弟子。鄭普林武功、資歷都居於稽首,已經是崆峒派的實際掌權人,也是掌門欽點的繼任者。

 然而,聽崆峒弟子說,自掌門遇害後,鄭普林也隨後失蹤。門中弟子一半扶掌門靈柩回鄉,一半去尋鄭普林,只是至今也未得音信。

 他回想起鄭普林正是在長恨閣元宵筵席上重傷顧襄之人,當時他還感嘆崆峒派竟有這般高手。他的失蹤,又與那刺殺一黨有什麼聯繫嗎?

 “林溥正”,倏然間,他察覺到了這個名字的不同尋常。鄭普林與林溥正從讀音上看恰好順序相反,這是巧合嗎?還是同一個人的化名?

 他猛地站起,這個大膽的猜測似乎昭示著,當下一團亂麻的各路勢力暗中都是有著某種聯繫…

 那麼,當下,會不會正是混水摸魚、傾覆聖教的最好時機?

 蟄伏十三年,一直在兢兢業業完成著顧雲天的任務,終於取信於他,也在聖教坐到了萬人之上的位置,可報仇還是遙遙無期,毫無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