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7章 是個好消息(第2頁)

 但是任家人中有男丁,還是年輕力壯的那種,卻是讓這客棧裡的掌櫃和跑腿皆是精神一振。

 那跑腿的婦人將人迎進大廳後,便沒有忍住,問道:“聽府城傳來消息,家裡的男人可以平安歸來,不再有人抓他們去礦場,瞧著各位可是從府城來的?”

 任平對上那婦人希望的眼神,終是看不下去,點了頭,他身後還有兩個年輕力壯的兒子,這不就是證據麼。

 那婦人激動的落下了眼淚,“我夫君要回來了,他一定還活著的。”

 隨著這婦人的話,其他人也都落下了眼淚。

 宋九一行人不知道的是,安城隔著礦場近,最先受到迫害的正是安城的百姓,所以即使那些礦場逃走的男丁還有活路,她們的家人卻未必有活路。

 好幾年的事了,死了多少人,礦場裡埋了多少白骨,有多少親人正在思念著他們。

 這些話無人敢說,也無人挑破。

 婦人抹了一把眼淚,歡喜的帶著任家人上三樓。

 便是客棧裡也只有清茶淡飯,還將米缸裡最後的白米飯送了上來。

 任家人也是莊戶出身,知道安城百姓的困苦,客棧裡送什麼吃的,他們便吃什麼,只要填飽肚子就成。

 以前旱災時,晉王妃帶來了手藝師傅,盤活了安城的經濟,讓安城成了手工藝發達的地區,也成了往來走商的進貨渠道,可惜了。

 如今的安城哪還有走商敢來,便是整個澧州都無人敢來做生意了吧。

 沒有走商,手藝品就無法銷往外地,百姓學到了手藝也就沒了用處。

 吃完飯後,大房夫妻二人想要去街頭走一走,先前大哥任廣田開的木器行不知道還在麼?

 於是大嫂將齊哥兒交給了宋九。

 大房夫妻二人出門沒一會,二房夫妻二人也要出門,楊冬花每年給家裡人寄些銀錢,一直鼓勵著哥哥嫂子做生意,一家人早早的離開了楊家村,或許安城能打聽到家裡人的情況。

 宋九帶著四個孩子陪在公婆身邊,宋九看出公公任平回到安城後的不安,整個家裡,也只有她公公對安城的感情是不一樣的,尤其知道他們回鄉祭祖後就要回京城去,她公公心頭難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