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二零么 作品

第90章 法利亞刷的大火箭(第2頁)

 這套動作雖然危險,但總比防空導彈命中了強。

 “嘶——”

 “嗵!”

 在飛機三百米高空上,一枚近距離格鬥彈直接命中了熱誘彈群,在一片星星點點的火焰之中轟然爆炸。

 沉悶的炸響迸射出黑色的石墨煙霧以及閃著鎂光的山上破片。

 這是一枚Aim9B。

 “還有!準備迎接下一枚防空導彈!”

 飛行員沒有掉以輕心,近距離格鬥彈從來就沒有隻打一發的情況,往往都是一經鎖定,必定成雙成對。

 果不其然。

 那顆沒有命中的防空導彈爆炸以後,飛機上的預警系統仍然在嘯叫。

 第二枚馬上就要到了。

 飛機機腹的主要熱誘彈還在自動重裝,現在飛機上有位於機尾的一簇熱誘彈沒有使用。

 對於飛行器防護,其實是也是有說到的。

 熱誘彈、鋁箔彈都是飛行器防護彈藥。

 但其用途還是有些不同的。

 熱誘彈主要用於應對熱引導彈頭,也就是被稱為“紅眼”的紅外導引頭。

 比如毒刺和針式,就是標準的紅外導引式防空導彈。

 這種導彈有傳感器用於分辨熱目標。

 飛機的引擎和排氣口就是它們眼中的目標。

 這也是最初防空導彈所採用的最多的彈頭種類。

 為了針對這種防空導彈,熱煙彈、熱誘彈之類的分散式熱源彈藥就出現在了飛機上。

 熱誘彈利用了紅外導引頭分辨敵我能力差,容易被分散目標欺騙的缺點。

 用來對付這些導彈幾乎無往不利。

 紅外導引頭似乎短板很嚴重。

 於是就出現了另外一種導引頭。

 雷達制導。

 雷達制導具備更高的分辨敵能力,

 他們是靠著導彈頭部的波束雷達索敵的,不僅可以分辨敵我,還具備更高的主動性。

 代表性的就是美國的麻雀還有霍克。

 不過,這種導引頭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重。

 那是雷達,不是別的什麼阿貓阿狗,勢必要佔據彈體相當一部分的重量。

 所以大多數雷達制導導彈都要比紅外製導導彈更加重,更加大。

 而用來針對雷達的,自然而然就是從國家二戰以來就開始使用的鋁箔條拋灑彈藥。

 通過纖細如同羽毛般的封裝鋁箔形成一團在雷達看來巨大無比的電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