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哥廢柴 作品

第417章 袁紹相邀(第2頁)

 曹阿瞞一直認為,大將軍何進之死、少帝劉辯之亡等一系列事件,皆是因為袁紹向何進出的餿主意所致,若非董卓、丁原等入京逼宮,也不會有之後的連鎖事件。

 針對閹黨事件曹操的計策是,以何大將軍之權,將閹黨十常侍抓捕問罪名正典刑,並且不禍及其他宦官。

 此策卻沒有得到皇帝與太后的同意,在法理上是先斬後奏,何進不予採納,仍然是希望能獲得皇帝的聖旨,從而執行袁紹的逼宮之策。

 曹阿瞞一直耿耿於懷,歷史上曹操對袁紹的評價,此事也佔了很大的因素。曹阿瞞評價袁紹其人,志大而才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多謀而不斷,尚賢而多疑,如此評價非常的到位。

 趙雲嘆了口氣說道“我等匯聚於此,皆因袁本初啟的頭,我等志向相投,以匡扶漢室為己任。況且眾諸侯之前,已在酸棗歃血為盟,並共舉袁本初為盟主,理當尊重他這位盟主。不管盟主因何事招喚,我們也不能置之不理,當然行勢所迫,你我三方不可一同前往,但也必須有一人做為代表才是!”

 賈詡聽罷連忙附和道“主公言之有理!以當前的情況,主公因勇猛而被董賊忌憚,所以此時決對不能離開平陰,而劉司馬本是公孫將軍部下,並不能代表公孫大人之意,所以眼下只有曹校尉最為合適,曹校尉與袁盟主乃是發小,深知袁盟主之秉性,必能以高貴之身與之周旋!”

 曹操聽罷啍了一聲,並且白了賈詡一眼,顯然他不願意前往,卻又無法反駁,只能以之表態,因為賈詡所言高貴之身,與別人常暗諷的閹宦之後,有些反諷的嫌疑,同時曹操已表態不願意前往,而賈詡卻又馬上提出建議,豈不是與曹操不快。

 而趙雲則是心中竊喜,一則高興賈詡之策正中自己的下懷。二則暗喜賈詡之言沒有顧慮,已得罪了曹操與劉備兩人,這一點說明賈詡乃是真心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