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葉 作品

第86章 殷通的為官理論和處世哲學(第2頁)

 反正叫秦姑娘準沒有錯,因為秦府的人全部姓秦,從家主到護衛、家丁、孩童都是,在咸陽城功勳貴族裡面獨此一家。

 “有什麼好不好的,我家老爺淡泊名利,我們也是如此。”

 “那我就再改改。秦姑娘在會稽郡用得著我的地方,我一定全力以赴幫助你。”

 “郡守大人,我還真有一些事情需要你幫忙,是這麼回事,我們到越地是為了採買一些東西。

 這攜帶半兩錢也好,黃金、布匹也罷,都不方便,我們就帶來了一些寶貝。

 在會稽郡我們人生地不熟,你給掌掌眼,看看能賣多少錢?希望你幫助我們賣了。”

 越林兒說完拍拍手,文浩然雙手捧著一個木匣進來,遞給殷通。

 殷通雙手接過來,猶豫著是不是打開,最後還是忍住了,決定不打開。

 他下定決心,即便是裡面裝的是土坷垃,也要奉上500溢黃金。

 越林兒不要剿匪功勞,得到一些錢財是應該的,這叫等價兌換。

 “郡守大人,打開看看。”

 殷通遲疑著打開木匣,禁不住眼前一亮。

 琉璃珠!

 裡面靜靜地躺著十枚琉璃珠,非常的圓,比車珠子還圓。

 這些琉璃都晶瑩透亮,色澤非常好,而且有多種顏色的花紋。

 在咸陽城的功勳貴族那裡能夠買20多溢黃金。在這種品質的琉璃珠,在越地這種偏遠地方應該更加值錢。

 殷通雖然在會稽郡做官,在咸陽城也有耳目,咸陽城發生大事他都知道。

 “秦姑娘,不知道你一枚琉璃珠打算賣多少錢?”殷通收回目光。

 “這個我也拿不準,在咸陽城的時候,我家大少爺賣過一粒琉璃珠,賣了20多溢黃金。在越地應該更加的稀缺。”

 這個越劍兒並沒有隱瞞,而是實話實說。

 殷通沉吟一下說道:“如果在這個地方一枚應該最低不低於50溢黃金。

 如果秦姑娘信得過我,我拿回去讓人評估一下如何?”

 “那就有勞大人了。”

 殷通小心翼翼地蓋上木匣,捧在手回到了郡守府拿給自己的夫人看。

 他的夫人徐氏看了之後眼睛發亮:“你這是從哪裡得來的?”

 “這個不是我的,這是秦府的人拿來這裡變賣錢財買東西的。

 秦姑娘信得過我,讓我給她變現,你可別給弄壞了。”

 “那麼說咱們可以買下來呀。”

 “留下來倒是可以留下,但是不能出錢少了。我去瀟湘館客棧,那位秦姑娘是一個非常大氣人。

 不但把剿匪的潑天大功勞讓給了我,還這麼信任我,所以咱們要見好就收。

 我拿著這些琉璃珠找本地的豪門望族賣出幾顆。咱們再在這個價錢的情況下加一些錢全部留下。”

 “夫君,其實我知道你做得對,咱們惹不起咸陽秦府,不能巧取豪奪。

 我只是有些捨不得,這些琉璃珠多好看呀,這是可以作為傳家寶的。

 你不是答應她可以賣嗎?咱們加點兒給都留下不就得了。”

 “你真是服了你了,只知道一枚琉璃珠多少錢嗎?”

 殷通對自己老婆說道:“秦姑娘告訴我,這些琉璃珠在咸陽一枚售價20溢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