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機(第2頁)

 同一時間,被傳送規則徹底打散成了光桿司令的拜德溫先生孤獨的徘徊在這一處“時空迷宮”之內,他已經不記得是第多少次踏入到牆壁上那些運轉著的傳送旋渦之內,當然每一次到達的地方全都是不相同的,以至於他也從這一次一次的空間變換中漸漸地迷失了。拜德溫是霍夫曼家族這些逐漸淡出大眾視野中為數不多的還在為世俗效力的成員之一,只不過現在的拜德溫由於身體轉變的原因可能也不會再被霍夫曼家族所接納了。形單影隻的腐爛白龍就像是一個失去了靈魂的布偶眼神渙散,身體機械的走在兩側全都是刻畫著傳送符文或正在運行或停止運行的石牆間的石路上,偶爾能遇到的或倒或靠或完整或殘缺的各種生物死後的骨架成為了過道中唯一的裝飾品,可能是過道中過於單調的緣故,以至於一處稍微與眾不同的傳送門就將不知已經處於迷茫狀態多久的拜德溫靈魂拉回了軀殼之中,這是一面呈現出沿著順時針旋轉的空間傳送門,要知道之前的那些還在運行當中的傳送門中間的旋渦都是呈現出逆時針的。並且承託著這道傳送門背後的感覺石板也與其他的稍有些區別,但仔細觀察之後又發現並沒有任何的差別,當然白龍先生沒有在這上面糾結過多的時間,帶著一種莫名其妙的希望進入了到了時空門當中。

 他來到的是一處大廳,大小與構造時空迷宮內的那些相仿,不相同的是大廳的中央位置多出來一張大大的石桌,桌面上則是立體迷宮狀的模盤,鑑於石桌的面積與呈現迷宮局部的大小比例計算,一處主體是一座高足有三四十米,長和寬差不多的模樣,約摸著也得有十幾米的立方體模型立在這處模盤的靠近中心位置,在它的四周還有不計其數的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樣的圓錐、圓柱、圓臺、稜錐、稜柱、稜臺等等等等形狀的模型分佈,在它們之間有著如同密密麻麻的蜘蛛網般線條相連接。不知是恰巧還是必然,就在白龍先生還沉浸在模盤上的擺設時,這一處大廳內的原有的光亮忽然之間就消失了,陷入黑暗中的白龍先生經過短時間的適應過後呈現在他眼前的則是猶如墜入星海般的錯覺,以模盤為中心從模盤上那些模型針孔般的孔洞內相繼投射到對應的牆壁上一閃即逝的光點兒就像是晴朗的夜空中密集的繁星一樣璀璨。此時再看大廳中間的模盤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模盤上的模型整體外觀沒有變化,但是每一個模型的內部卻宛如呈現出某種規則移動狀態的物質,遠處看上去像是流動的粘稠液體,仔細觀察則是長寬高完全一樣的一釐米不到的小方塊兒在或相互交替位置或沿著某些線路移動位置,就像是來自未來世界中產物,最附有科幻色彩的魔方,只不過每一個模型容器內所擁有的魔方單元都只佔有總空間的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以至於讓其內的魔方單元有充足的移動空間。身處在模盤旁邊的白龍先生拜德溫有一種感覺,他面前的模盤與其上面的承託的模型就是他所身處的迷宮空間,而他此時所在的位置可能就是這一處迷宮群的核心樞紐,最不濟也應該算是某一處小迷宮的中心節點。至於模型射向牆壁的一閃即逝的光點兒,從起始方向到終點方向則更像是迷宮內的空間門位置;迷宮內空間與外空間相連接的空間通道;外界的空間門位置。即便認知上感覺十分的荒謬,但還是有這樣感覺。不過拜德溫的觀察還是不夠細心,如果他在比現在再細心一點兒就會發現模型內的奧秘所在,這根本就是一個被縮小了的微觀世界,在邊長不到一釐米的小正方體中呈現出迷宮通道甚至是相較於過道來說龐大了很多的石室空間,當然這用肉眼觀察確實要困難一些。如果說模型上顯現出來的通道縱截面大小比沙粒也大不了太多的話,那麼迷失在通道之內的傢伙們的個頭就一定會像是灰塵一樣渺小。讓一名體型近十米的大傢伙去注意不到一釐米的小方塊兒中縱截面不到半毫米的過道,還有穿梭在這些時時都在變化的過道中更為渺小的同伴兒們現在的位置確實是不現實的。用宏觀的視角去看微觀的世界,沉浸在面前這被縮小的迷宮尋找他現在所感覺當中的所謂空間變換規律,為尋找到自己的同伴以及離開這裡重返角城打下基礎。當然這很可能會是一個毫無疑義的舉動,但是做點什麼總要比什麼也不做要好一點兒,一旦有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