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楊景回寧城(第2頁)

  審理案件卻很冷靜、心平氣和的。

  並且這樁案件當時可是驚動了張傳芳這位七百里外城的“大管家”,張傳芳當時就讓民眾一起參與監督了這次案件的事情。

  最後,事情起因、經過都十分詳細的披露出來,民眾也都做出了判斷,事情真就是那位鄰居的錯。

  包括那位鄰居最後也承認了自己的錯。

  但縣太爺主動出手暴打鄰居,這也是錯誤的,因此,縣太爺自己給自己判了三十大板。

  縣太爺被打的那叫一個哭爹喊媽,畢竟是個讀書人,那裡能受得了這種皮肉之苦。

  而讓眾人鬨堂大笑的是,那個跟縣太爺發生衝突的鄰居,其實是縣太爺最好的玩伴,就連住在縣太爺隔壁,也是縣太爺用每個月的俸祿幫忙置辦的房子。

  兩人的衝突,就像是兩個好友發生的爭吵......

  只不過,縣太爺太氣了,當時沒忍住,衝上去就打了對方兩拳。

  事後,縣太爺嘴上還嚷嚷著要跟鄰居絕交,結果,鄰居拿著金瘡藥,給縣太爺敷藥,兩人才和好。

  可和好還沒幾天,兩人就再次起了衝突,在街上就指著鼻子踹著鳥的對罵了起來。

  看傻了當時很多的人。

  兩人更是毫不留情的互相揭短,那真的是……

  總之,七百里外城的官員們,相比於以往的官員,更有煙火氣了,更像是一個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也不是讓眾生畏懼的魔鬼……

  這就是為什麼七百里外城能夠發展這麼迅速的一個主要原因,不僅僅是因為楊景有超前知識,更重要的是,七百里外城的官民是一體的,大家齊心協力,所以才有這樣的高效成果。

  比如赤縣,本來是一個很貧窮的小縣城,在縣令緊隨楊景這邊各種改革下,大刀闊斧的對縣裡進行了改革,並展現了自己的能力,獲得了張傳芳的青睞,大力提拔了赤縣縣令。

  而赤縣縣令離開赤縣的時候,搞了個演講,一個堂堂九尺男兒,卻跟赤縣的一萬多戶人家,一起哭的是天昏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