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帝王的心思(第2頁)

  看到魏紅塵的那一刻,文官們終於讚歎起了李國民的遠見卓識。

  好傢伙,皇主看似毫無主見,實則早已布好了局,就連魏紅塵也從邊境拉了回來!壹趣妏斆

  再看其身後,保底是龍橋境修士,且皆戰功赫赫,卓爾不凡,看來這次離朝要倒黴了。

  “魏將軍,坤朝那邊,情況如何?”

  “啟奏陛下,坤朝表面平靜,但末將聽人說,其在暗中佈局,怕有與離朝結盟之勢。”

  慕雄槐冷冷一笑。

  結盟?

  紙糊一樣的盟約不足為懼。

  而且他可不是在過家家,早就做好了應對措施,只是並未對外宣揚罷了。

  “既然如此,朕之彌天大恨,焉能報得?”

  李國民忙站出來道:“啟奏陛下,兵貴神速,若是出其不意,直取離朝都城,屆時離朝得入大乾之手,坤朝焉敢進攻我大乾?”

  慕雄槐掃了一眼在場眾人,“諸位愛卿有何良策?”

  “臣(末將)等願為大乾肝腦塗地!”

  慕雄槐笑道:“我泱泱大乾,天朝上邦,焉能懼一方蠻夷,使人小覷?擬旨!任太子為兵馬大元帥,節制大乾將士,魏紅塵為大將軍,李國民為軍前欽賜御史,如朕親臨......”

  文武百官面面相覷。

  這番話並不長,卻信息量極大。

  此戰與先前同坤朝那場戰事不同,並非防禦,而是主動進攻,並且乃是國戰,按說太子不應去前線。

  事出反常必有妖,慕雄槐此舉,要麼是有廢太子打算,要麼便是想釣魚,看看太子長期不在都城,誰會按捺不住。m.sxynkj.ċöm

  後者可能性更大,畢竟兵馬大元帥雖是名義職位,卻能將軍功據為己有,使其繼位更加順理成章。

  魏紅塵和李國民手握實權,各自代表武將、文臣利益,相互制衡,慕戰鷹親自坐鎮,便能確保戰時雙方不會鬧矛盾。

  但這只是表面現象,李國民可是文臣話事人,他走了,是不是意味著陛下有意提拔武將,欲要剷除文臣?

  “啟奏陛下,微臣不擅舞刀弄槍,到了戰場,若是紙上談兵,害人害己不說,恐會令我大乾損兵折將,到底百害而無一利,還請陛下三思。”李國民站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