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大鬧永安宮


                 永安宮白茫茫一片,太監宮女烏壓壓的跪了一院子,各個哀聲痛哭,芷蘭跪在大殿門口,一臉悽婉傷痛。

  項辰在大殿門口站立許久,才讓人打開殿門,緩緩的走了進去。

  永安殿內燒了三個碳爐,不說殿外,就是與勤政殿相比,都要暖和不少。

  寢殿內,架著一個三尺高的搖籃,一個白嫩幼小的身軀安靜的躺在搖籃裡,項辰心中一痛,不忍再看。m.

  姝兒坐在搖籃旁,一隻手扶搖籃的架子,一隻手撐著頭,她的眼眸沒有一絲光亮,面色異常平靜。

  項辰走到姝兒身邊,蹲下身,右手攬住她的肩膀,左手握住她搖搖籃的手,嗓音暗啞:“人死不能復生,你已經盡力了,就別再為難自己了。”

  姝兒臉上的淚水,如斷了線的珍珠,一滴滴的往下掉,孩子出生三日,就被抱到她膝下撫養,她不喜歡這個孩子,嫌他吵鬧,就把他放到偏殿撫養,每日只例行公事般的去探望一次,但這個孩子似是格外喜歡她,每次見了她就咧著嘴笑,模樣煞是可愛,她敷衍著養了一個月,誰知臨走前,對這孩子竟有幾分不捨...

  姝兒抹去臉上的淚水,看著搖籃裡冰冰冷冷的小身體,怒火衝頭,剛想喚芷蘭進來,顧德才先闖了進來,他火急火燎的跑到項辰跟前,神色緊張,卻在要說話時,又變得支支吾吾:“陛...陛下...德妃娘娘得知小皇子薨逝,悲傷過度,神志不清,竟高嚷著是皇后娘娘害死了小皇子...老...老王妃不知為何,突然來了長安...。”

  顧德才見姝兒無任何反應,只是呆愣愣地看著搖籃裡的小皇子,而項辰則眉頭深蹙,一臉怒容,連忙將後面的話說出:“還...還有一事...趙王爺得知老王妃從太原啟程來了長安,也帶著王妃一起進了京,原是想與老王妃在長安團聚,未料到小皇子突然薨逝,如今,趙王爺帶著老王妃還有王妃候在宮門外,請求覲見。”

  項辰心中一緊:“舅父舅母也來了?”

  顧德才看了姝兒一眼:“王爺說是為了與老王妃團聚,想來也是擔心娘娘被老王妃欺辱,這才馬不停蹄的從洛陽趕來。”

  “祖母來了?”姝兒眼睛盯著搖籃,唇畔卻揚起一抹譏諷的微笑:“也好,就把我爹孃還有祖母全都請到永安宮來吧。”

  一個時辰後,項辰與姝兒高坐在永安殿的臺階之上,趙睿帶著林溪玉坐在左下首的椅子上,老王妃則沉著一張老臉,坐在右下首的椅子上。

  項辰不開口,眾人也不好先開口,殿內死氣沉沉,芷蘭帶著宮女,挨個奉茶。

  茶水奉到老王妃跟前時,她怒得一把將茶水打翻在地,仗著自己年紀老邁,不顧規矩禮教,大聲嚷嚷道:“喝什麼茶,暉兒都被人害死了,你們還有閒心在這裡喝茶。”

  趙睿對近日發生的事一無所知,只聽元曄說,女兒思念自己了,便樂呵樂呵的帶著妻子一起來京城,原是想要共聚天倫之樂,但見妻子一路上心事重重,馬不停蹄的趕路,心裡總有一種不大好的預感。

  沒想到剛入長安,就聽到皇子薨逝,大女兒被打入冷宮,他那位最愛胡攪蠻纏的老母親,也來了京城,忙帶著妻子入宮覲見。

  入了永安宮,見女兒神色懨懨,身形消瘦,又見項辰一臉蕭索頹敗,精神氣極差,那種不大好的感覺就更強烈了。

  趙睿為人憨直,不懂後宮勾心鬥角,但也看出他這位七旬老母,想要將皇子薨逝的髒水往女兒身上潑,急得站了起來:“孃親,話可不能亂說,孩子是染了風寒才歿的,怎麼能是被人害死的。”

  老王妃抬頭看了眼身旁服侍的嬤嬤,那嬤嬤從懷裡掏出一封書信,遞到趙睿面前:“王爺,這是幾日前趙貴妃命人用陪嫁的大宛名駒捎去太原的信,您看一看,就明白老夫人為何馬不停蹄趕來京城了。”

  趙睿拆開信封,打開信箋,確實是趙德音的字,他匆匆看了幾行,便氣得將信紙揉成一團,臉也漲得通紅:“一派胡言,音兒自己心術不正,才會以己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