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流光 作品

第42章 康王府的細作


                 項孤曼的眼裡只有李譽,一直極少留意其他男子,項辰是她同宗兄長,她對他便更不在意,此刻見他從陽光下走來,長身玉立,風度清雅,第一次覺得項辰是一個不輸李譽的出眾男子,只是他的面容常常隱在他帝王威儀之後,讓人看不真切。

  項辰似是沒看到隱在花叢旁的項孤曼,徑直的向池塘邊走去。

  項孤曼本能的便將身體往回廊的角落裡靠去,想要藉著花叢,樹木和宮牆,將自己給隱藏起來。

  其實她並非想要偷聽或者偷看什麼,只是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進退,自己貿貿然的闖了進來,現在出去行禮問安顯然不妥,若是這個時候溜回去,只怕宮門口已經有項辰的侍衛守衛,出也出不去。

  永安宮的宮人見了項辰全都跪下磕頭,只姝兒一人直挺挺的站著,如鶴立雞群一般,很是醒目。

  項辰無視姝兒的無禮,只抬了抬手,讓宮人們全都站起來,然後從顧德才手中拿過一件披風披在姝兒的身上:“雖說開春了,但風還是涼的,你身體虛弱,在院子裡玩時記得多加一件衣裳。”

  姝兒輕輕的哦了一聲,然後將魚竿丟給芷蘭,轉身就往永安殿裡走。

  項辰一把將她拉住:“怎麼了?誰惹你了?生什麼氣呀?”

  “我突然想起我正被陛下禁足,今日的禮記還沒抄寫完呢,我準備回屋抄寫。”

  “這都多少日了,也沒見你想起禮記來,今日見了我倒是想起來了。”項辰唇畔含笑,硬生生的將她拉了回去。

  姝兒耷拉著臉沒有理他。

  “你的禮記我早已找人替你抄完了。”項辰的右手鬆松的摟著她的腰,左手輕撫她的臉頰,柔聲道:“太醫說你身上的毒已經拔得差不多了,再養個十天半個月,就能痊癒。”

  “還要十天半個月?”姝兒哀嚎道。

  項辰笑道:“再過幾日齊國太子帶著他妹妹含笑來長安朝賀,我之前有太多的事情要安排,所以一直抽不開身來看你,現在許多事都安排好了,我也空了些,以後每天都來永安宮陪你,你就不會覺得悶了。”

  “我聽說項孤曼被你解禁了?”姝兒問。

  項辰點頭。

  姝兒雙手合十,一副哀求的模樣:“那你把我也給解禁了吧,我再在宮裡待下去,全身都要長草了!”

  項辰不解:“長草?”

  “就是難受,我回王府也能休養,這皇宮真的好悶,我實在待不下去了。”

  “可你遲早也是要入宮的,你總是要適應宮廷生活的不是嗎?”項辰緊緊的拉著她的手。

  項辰墨玉色的眼眸沉甸甸的盯著她的眼睛,直看得她心裡發慌,她只能呵呵乾笑:“這不是想著能晚一天是一天嗎?”

  “你現在出宮,李譽必定常常去王府看你,你一次不見可以,兩次不見也容易,但總不能次次都不見吧?與其到時候讓舅父舅母為難,你不如就在宮裡養傷。”

  “我又沒做什麼虧心事,為什麼要躲著李譽,再說了,我想見就見,不想見就不見,爹孃有什麼好為難的?”

  項辰的臉拉了下來:“你是故意說這些話讓我難過的?還是真覺得李譽好?”

  見項辰生氣了,姝兒忙賠笑臉:“自然是故意讓你難受的,誰讓你這些天對我愛搭不理的,你不知道,我一個人在宮裡悶得有多難受。”

  項辰的心情稍稍好了些,看著姝兒愁眉不展的憋屈模樣,他嘆氣道:“我都下令讓那些宮人們整日裡陪著你喝酒吃肉,瘋玩瘋跑的,你還覺得悶?”

  “是你下的命令,所以他們才肯陪我喝酒聊天,玩耍打鬧?”

  姝兒越過項辰,看向站在池塘邊的宮人們,宮人們不是低著頭,就是不敢看她,好吧,還以為是自己和藹可親才和他們打成一片,沒想到都是奉命行事。

  “不然呢?我還指著你真的安安靜靜在屋子裡看書養傷,然後每日抄寫三遍禮記嗎?”

  項辰從腰帶裡掏出一支金色珠子做的簪子,插到了姝兒的雲髻上,輕輕的理了理簪子上的流蘇,眉眼中帶了淡淡的笑意。

  “什麼東西?”姝兒只瞥到一個金光燦燦的珠子,別的什麼都沒有看清,但若只是一顆黃金打造的珠子,項辰絕不會這麼鄭重其事的送給她。

  “東海今年進貢的珠寶裡有一顆金色的珍珠,拇指指甲蓋這麼大,又圓又亮,很是稀奇,東海郡的太守也是偶然間得到,不敢據為己有,便送到了長安城,我見這珠子獨一無二,與你很是般配,便讓內侍省將它做成簪子。”

  東海盛產珍珠,每年都要進貢不少珍珠進宮,不過金色的珍珠不就是南洋金珠嗎?稀奇嗎?

  姝兒想著好像來到這個時代,確實沒見過南洋金珠,想來是因為古人交通不發達,運輸不方便,所以顯得這珠子價值連城。

  “多謝!”雖然不怎麼稀罕,但好東西還是來者不拒的。

  項辰看著姝兒,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我怕簪子的式樣太簡單你覺得不夠別緻,又怕鑲嵌太多寶石遮掩了珍珠自身的光彩,找了很多工匠,看了幾十幅圖案才選瞭如今的樣式,今日這簪子剛做好,我便興沖沖地給你送了過來,你卻一副興致寥寥的樣子。”

  姝兒摸了摸頭上的簪子,確實裝不出一絲歡喜:“你是昨晚睡了...去姐姐宮裡就寢了,所以今天才巴巴的給我送簪子的吧?”

  項辰沒有說話,只是握著她冰涼的手。

  姝兒其實並沒有怨怪他的意思,他入京,登基,封妃,這些事遲早都會發生的,甚至以後會有源源不斷的世家大族的女兒入宮,像李月如這般心有所屬的女子能有幾個,大多數的後宮女子還是會像她電視劇裡看到的那樣,使出渾身解數的媚上爭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