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簽上籤 作品

第202章 票證時代來臨了(第2頁)

  其實早在五三年的時候,奶粉,麥乳精等一些高檔產品就已經開始憑票供應了。

  後來逐漸擴展到白麵,精米限量供應,超出部分憑票購買,自行車手錶之類的貴重工業品憑票購買。

  傻柱給何大清買的自行車就是從委託商店(以前的當鋪)買的九成新的。

  國家實行每一項政策都不會說是一刀切,都會逐步的進行試點,從小範圍逐漸擴大。

  以前的時候都是一些高檔商品和貴重工業品憑票供應,跟普通老百姓沒啥關係。

  就拿精米白麵來說吧,以前的時候每家的供應量足夠普通老百姓用的了,大部分人都是隻在逢年過節吃點細糧。

  所以說這樣的政策對於普通老百姓沒有多少影響,而那些有錢人則是可以通過跟別人換取配額,買到這些東西也很容易。

  可是現在這樣所有的東西全部限量供應,憑票證購買,那影響可就大了。

  就拿大家每天都要吃的棒子麵來說吧,按照現在的供應量來說,也只是能夠勉強吃飽。

  可問題是這個供應配額它是按照戶口來的,只有四九城戶口才會給配額。

  這樣的話有的家庭就慘了,有些後來搬進四九城的也只是有工作的那個有四九城戶口,其他的都還是外地戶口或者是農村戶口。

  就拿賈家來說吧,賈家只有賈東旭是四九城戶口,賈張氏,秦淮如都是農村戶口。

  這年頭孩子的戶口都是跟著母親走的,棒梗也是農村戶口。

  前幾年還好,農村戶口可以在村裡分地,每年多少能夠從鄉下親戚那裡收點口糧。

  但是現在農村都實行公社生產隊制度了,土地是國家的,集體勞動掙工分,用公分來換取口糧和錢。

  像賈張氏和秦淮如這樣的脫離勞動的人,沒有公分也就沒有口糧了。

  這樣一算,賈家就只有賈東旭一個人的配額,要養活一家四口人,根本就沒辦法生活下去。

  就算是加上易中海的配額,也只是勉強餓不死而已。

  這個時候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賈張氏主動回到農村,通過勞動換取口糧。

  秦淮如也去街道辦接點手工活,賈東旭和易中海的配額中的細糧部分再跟別人換成粗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