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迎接常務副省長趙立春(第2頁)

  ……

  趙立春一行人在金山縣城走馬觀花了一天之後,應李達康的邀請,到紅山鄉里坑村的裡脊塢自然村體察民情。

  爬山的時候,祁同偉發現自己的擔心有些多餘,趙立春和劉和光都不到五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年齡,且平時比較注重鍛鍊,十幾裡的山路,根本難不倒他們。

  倒是趙立春的秘書劉新建,年紀輕輕的,身子反而有些虛,累的氣喘吁吁,還不時摸腳捶背。

  祁同偉看著他鼻子上厚厚的眼鏡,心想:這貨大概是經常沒日沒夜的寫材料,把身子累壞了。

  到了裡脊塢之後,他們又在村主任陳金寶的帶領下,直奔汪樹根家。

  祁同偉見汪樹根只帶著一個女兒守在門口等待,便問道:“你的小女兒呢,怎麼沒在?”

  汪樹根結結巴巴的答道:“各位大領導,說起來也真丟人,我家實在太窮,兩個女兒只有一條褲子,大女兒穿了,小女兒就沒得穿,女娃怕羞,只能躲在床上,用被子蓋著,不能出來迎接。”

  祁同偉聽了這話,頓時一愣,用質詢的眼神看向陳金寶,卻見陳金寶朝著李達康的方向微微抿了抿嘴。

  他瞬間便明白了,心裡隨即起了不快,看來李達康還是不夠信任自己,親自找陳金寶安排了此事。

  “沒想到啊,沒想到。”趙立春露出一臉痛心疾首的表情,說道:“改革開放都十幾年了,我們漢東省竟然還有這麼貧窮的人家,是我們這些當領導的工作沒有做好,我真的有愧啊。”

  “趙省長,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巖臺市委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劉和光摘下金絲眼鏡,默默地揉了揉眼睛。

  “二位領導。”李達康見狀,連忙解釋道:“山裡農民的生活如此困難,首要責任當然是金山縣政府,我們的工作沒有做好,必須要做檢討。

  但也要考慮到客觀的因素,金山縣人口多底子薄,地理位置偏僻,最關鍵的是交通條件太差。

  全縣範圍內,只有一條通往巖臺的柏油馬路,其他都是砂石路和泥巴路,像裡脊塢自然村這樣的地方,連可以走自行車的泥巴路都沒有,實在是發展不起來啊。”

  “達康縣長說的是實情。”劉和光也在一旁幫腔道:“金山的落後局面,有大半因素是因為交通太差,縣裡出去招商引資,好不容易找來了投資商,可人家來了之後,只看了路,就立馬打了退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