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朱允熥小說 作品

第75章 論婚(第2頁)

  隨後,看看眾臣,冷著臉道,諸位都是國家賢才,這些小事,何必耿耿於懷?

  殿........

  方孝孺還要再說,卻被身邊的劉三吾拽了一下。心中會意,只能無奈的躬身稱是。

  劉三吾看朱允熥是真的有些怒了,太孫心胸寬廣,但是骨子裡執拗。看似隨和,其實最討厭不知進退的人。

  大明開國不過三十年,文臣始終被武人壓著一頭。好不容易,太孫殿下親近文臣,重視文臣。千萬不能太過觸怒,否則接下來幾十年,文臣的日子也還是不好過。

  陛下,太孫說,您已為殿下選好正妃!頭髮花白的文淵閣大學士詹同說道,臣斗膽,敢問是哪家的姑娘?

  話音一落,周圍都是好奇的目光。

  應天府南城巡閱司兵馬指揮趙思禮家的女兒!老爺子開口道,這幾日,禮部就會去傳旨。同時,也會明發天下,普天同慶!

  武官的女兒!

  眾翰林學士心中遺憾,在他們看來,名門望族的大家閨秀,似乎更是皇太孫的良配。

  不過他們心裡清楚,老皇爺不大願意兒孫和重臣,或者大族聯姻。當年選太子妃的時候,也是老皇爺乾綱獨斷,沒容任何人多嘴。

  太孫大婚,乃是國家重事!華蓋殿大學士,中書舍人劉三吾開口道,臣領東宮左春坊事,斗膽請奏,許臣主持太孫殿下大婚事宜!

  朱允熥的婚事,不是他一個人的事,那將會是一個非常漫長繁瑣的過程。

  納采,問名,納徵,告期,冊封,醮戒,親迎,合巹,朝見兩宮,盥饋,廟見,慶賀諸多繁雜的禮儀會持續數天。

  咱正有此意!老爺子笑了笑,傳旨,華蓋殿大學士劉三吾,會同禮部尚書李原名等,處理太孫大婚事宜!說著,頓了頓,讓戶部,別捨不得花錢,辦得越風光越好。還有工部,造辦處,十二監,大婚所用之物,不得含糊,務必精美!傳旨蘇州,杭州,松江織造局,絲綢布匹金銀線等物,必須十全十美,現在就動手準備。

  皇爺爺!朱允熥在旁開口道,大婚是禮,禮到即可。如今國家用錢的地方還很多,孫兒以為不宜鋪張!

  皇太孫大婚,普天同慶,銀子花起來就和流水一樣。朱標大婚的時候,儘管已經是很簡樸了,可光白銀就耗費四十多萬兩。那些布匹絲綢,打造的禮器,玉器等還沒算在其內。

  到了朱允熥這裡,若是真大張旗鼓,奢華鋪張,沒一百萬都打不住。

  那可是真金白銀,一百萬足夠一個邊關六千戰兵的大軍鎮,吃十年都富餘!

  啥話?老爺子不愛聽,開口道,一輩子就一回,哪能不辦得像樣點!尋常百姓家,都要擺上幾天的流水席,宴請賓客。你是咱的大孫,是大明的儲君,不風光大辦,豈不讓天下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