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陳虹 作品

第1623章 龍飛狡詐(第2頁)

                
            

            

            
            
                馮主任,名叫馮千帆,很早就在省級單位工作了,三十七八歲的時候,提拔擔任了省機關事務局的副局長,這點年紀,到了副廳崗位,可以說前程無限。然而,馮千帆還是非常有情懷的,他想要去基層幹一番事業,為基層老百姓做點好事,於是就向領導提出來,希望能到市裡工作。省裡的領導還是頗為看得起他,加上馮千帆的父母也是離休幹部,政治上靠得住,為此同意了他的要求,但是當初市級班子剛剛換屆結束,職位都滿了。其實,馮千帆也是地市換屆、部門調整的獲益者,也是剛剛提拔的副廳。但是,長縣的縣委書記這個位置還空著,可這是一個省管的正縣級崗位,要是馮千帆願意,可以給他保留副廳的職級,下去擔任這個正縣的實職。
                
            

            

            
            
                馮千帆考慮,雖然職務不是“副廳”,但是縣委書記這個崗位非常重要,自古有所謂“郡縣治,天下安”的說法,到了縣裡擔任書記,可以大展拳腳,真正推動一個地方的發展。於是,馮千帆就接受了這個條件,下到縣裡工作。這也就有了他所謂的“主動降職”去長縣的事情了。
                
            

            

            
            
                在長縣,馮千帆也真的可謂是勵精圖治,正逢90年代湧起了創業潮,加上鄉鎮企業改革、附近大城市的城市化推進、製造業的興起,長縣的石粉、蓄電池等等行業蓬勃發展,經濟增速被迅速拉昇,老百姓的口袋裡也開始有錢了。這是可喜的一面,但隨之也出現了另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環境汙染問題凸顯出來。任何發展都是要付出代價的,長縣的發展更是以山體、煤礦開發為代價的資源消耗型發展,空氣、水體、土壤汙染成為威脅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要殺手!
                
            

            

            
            
                馮千帆在長縣幹了兩屆,既見證了長縣從窮到富的發展之路,也見證了從綠水青山到黑水禿山的汙染之路。在經濟發展和環境發展面前,孰輕孰重?犧牲了環境的發展,到底值不值得?但是不要發展,只要環境,那是不是倒退了?這是擺在領導幹部面前的新課題!
                
            

            

            
            
                馮千帆想要通過努力,開闢出一條新路子來。但那個時候,他已經在長縣幹了兩屆,組織上一是考慮利益衝突、二是考慮幹部隊伍建設,不能讓他繼續擔任長縣縣委書記了。組織上找他談話的時候,馮千帆滿是遺憾,他說:“長縣在我任縣委書記的時候,經濟飛速發展,但是環境也快速汙染。領導,我真的想要再幹一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將綠水青山重新還給長縣的老百姓,否則我難以心安啊!”
                
            

            

            
            
                談話的領導笑笑道:“你有這份心就很好。不過,我要對你說一個實際情況。長縣的經濟發展不是因為你一個人,長縣環境的破壞也不是因為你一個人。這跟我們國家的經濟大勢、時代發展大勢有關係,江中省在這段時間有多少縣經濟突飛猛進,也有多少縣環境遭遇破壞,因此出現了多少矛盾糾紛?省委看到了你的能力,看到了你的成績,也看到了你的情懷,需要你到更重要的崗位去工作。崗位已經排定,一定會充分發揮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