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預 作品

第768章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第2頁)

  小蠻欣然道:“連我們身處在木聖建造的追魂索命密室中,隨時隨地有可能喪命危險,都拋諸腦後,只覺心曠神怡。”

  她蹦蹦跳跳,跳起胡旋舞,彷彿真的置身花叢。

  弄玉苦笑道:“你這是做啥?這裡既沒有花,也沒有酒席,唯有要壓死我們的鋼鐵密室。”

  杜預笑了笑,變戲法般拿出一杯酒,放在魯班鎖縫隙前。

  酒,化才氣,悠然透過魯班鎖的縫隙,向對面飛速而入。

  魯班鎖縫隙,很小很小,但哪怕只有一點,無孔不入的才氣也能投過去。

  杜預繼續道:“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蔡文姬美眸一亮:“光是這句,假以時日,足可傳天下。”

  眾女都是名震十國的才女,自然懂得欣賞這詩的不凡與意境——舉杯向天,邀請明月,與我的影子相對,便成了三人。

  裴旻驚歎道:“此詩句句都是寫月、寫酒,但主角只有一人。這首詩,就只一個人,以獨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詩情波瀾起伏而又近似於天籟,我從未聽過類似的詩。”

  眾女已經被拉入了一場美麗的夢幻場景。

  眼前彷彿一幕戲劇——杜預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於是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他的影子,拉了過來,連他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

  杜預詩詞和酒氣,化才氣之影,已到對面,凝聚成另一個“杜預”。

  甚至,連原本暗無天日的地下,唯有燭光閃耀的密道/上空,竟然多了一道柔和而皎潔的月光,不知從哪裡縫隙投射下來,照耀在那杯酒上。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月光,竟然也化為一道人形,出現在另一維度的通道中。

  杜預猜測正確,但不全面。

  這密道中樞,確是魯班鎖保護,但並非此消彼長、啟此關彼的兩面魯班鎖!

  一面魯班鎖,只相當於玩具水平。

  兩面魯班鎖,也只是巧匠實力。

  堂堂木聖通天手段,豈止步於此?

  他竟然在這恐怖的妙子寶庫中,設置成三面魯班鎖!

  所謂三面魯班鎖,就是必須從三個角度,同時推拉某一個榫卯,才能啟動的三維魯班鎖。

  如果沒有鑰匙,又不是李唐皇室血脈,要冒險進入寶庫解鎖皇宮寶庫,就要面對如此恐怖的三面魯班鎖。必須有三人同時抵達魯班鎖陷阱密室,並如臂使指、心意相通、如影隨形同時向一個方向用力,才能打開榫卯結構。

  哪怕少一個方向,或者心意不通,意見不一,信任不夠,都會功敗垂成。

  可要知道,三個方向的鋼鐵密室,都在嘎嘎作響,以泰山壓頂之勢向下擠/壓。

  如此強/壓之下,肉/體凡胎,誰能心中不怕?又有誰能大度無私到與別人配合?先打開誰牆壁?後打開誰牆壁?

  若自己一面打開步驟落在後面,萬一旁人得救,獨自逃生,不跟自己配合,不管自己死活,唯獨自己被壓死,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