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泡 作品

第537章 雄辯策論!橫掃楊雄!(第2頁)

  楊雄瞠目結舌,臉色憋得通紅。

  他遭受重創。

  因他口口聲聲,說聖人之言、先王之法,一個字都不能改,一個標點都不能變,卻被杜預出其不意、巧妙舉了個戰爭的例子——楚國人按照之前標記的地點過河,卻想不到河水暴漲,導致全軍潰敗,顯得他像楚國人一樣愚蠢。

  偏偏他還有苦難言——楚國襲擊宋國的例子,還是記載在古籍上的,白紙黑字,絕非編造。這種例子殺傷力不要太大。

  “哦?嗯?”

  面對杜預咄咄逼人、犀利言辭,楊雄只能步步後退,頹然發出一個“啊?”

  杜預沉聲道:“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於此。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為治,豈不悲哉!”

  當初他們作的標記是可以引導渡河的,現在水已有變化,增加了許多,楚人卻仍按表而導渡,這是其之所以失敗的原因。今天的君上效法先王之法,與此相似。當今時代與先王之法已不相適合了,卻仍要說這是先王之法而效法之,以此治國,豈不可悲嗎?

  杜預的策論、推斷,如大江大河、氣勢磅礴、函牛之鼎、重於千鈞!

  楊雄吐血。

  杜預喝道:“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當他說到“時移世易,變法宜矣”時,才氣直衝雲霄,一瀉千里、氣吞萬里、摧朽拉枯之勢、形成一條才氣之龍,聲張勢厲、氣壓山河、龍驤豹變、鋒不可當!

  楊雄被七彩才氣,震得面色驚駭、駭然色變。

  鎮國。

  這篇文章做到這類,已然文成鎮國。

  大明宮,金鑾殿。

  大唐皇帝正面沉如水,眉頭緊鎖,看著朝中兩派人馬,瘋狂爭吵對罵對峙。

  這兩派人馬,一派是太后黨的“保守派”,極度迷信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道家學派,要求一切法先王之法,循規蹈矩,祖宗規矩半點不能改,老臣勢力大,另一派是擁護年輕皇帝的“改革派”,以一些年輕臣子為骨幹,朝氣蓬勃,可惜人微言輕。

  保守派與改革派,天天在朝廷上爭鬥,表面上為了治國理政,到底奉行黃老之學,繼續無為而治,還是勵精圖治,推行改革,實質上是權力歸屬——權力到底歸德高望重、勢力深不可測的太后,還是親政後的皇上。

  這次的話題,是皇帝授意底下人,以“變法圖強”為藉口,表面要改變太后臨朝聽證時的一些規矩,實際上要奪權。

  年輕皇帝本以為,自己已然親政,又佈置已久,這次“改革”定能旗開得勝。那些朝中的老頑固,也應該看清楚大勢所趨,不會再反對自己奪回權力。

  他沒想到,跟老謀深算的太后比,還是嫩了點。

  這次朝議商議,要仿效大秦商鞅變法,獎勵耕讀,富國強兵之策。

  皇帝籌劃已久,精心準備,年輕改革派官員摩拳擦掌,各個踴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