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蟬 作品

第333章 一劍,君為輕(第2頁)

 話說完,餘理一步跺在未央宮的地板上,飛身而起。

 一劍平平無奇遞出,卻如俊鳥飛馳,撲向上位者明德帝。

 “餘理!爾敢!”蘭月侯金刀鏗鏘而出,企圖攔下餘理這一劍。

 未央宮萬千燈火,照映在太阿劍上。

 “吱呀”令人牙酸的聲音響起,蘭月侯的金刀被太阿劍切斷,逸散而出的劍氣,切下明德帝龍椅左側一角,一顆雕琢精美的檀香木龍頭掉落到了明德帝的腳畔。

 “皇兄!”蘭月侯睚眥欲裂,看向龍椅方向。

 卻見餘理站在了明德帝面前的龍案,將各種山珍海味踢翻,倒持太阿劍,劍刃把他的掌心劃破,鮮血滴落在那龍案上。

 太阿劍的劍柄,抵住了明德帝的胸口的團龍。

 太而正,剛不阿,如今餘理將這把始皇帝審判天人的劍柄對著皇帝,劍尖指著自己。

 止戈才是武!

 “陛下。”鮮血不住淌下,在龍案上形成一灘,“這一劍,餘理不能不問。問了這一劍,包括餘理在內,很多人會死,而陛下會活著。”

 “餘理!”明德帝鼻腔內湧出鮮血,喉嚨中隱隱發出虎嘯,“你這是在告訴朕!太阿倒持嗎!”

 “陛下為北離大家庭的君父大家長!乃北離天日!四方萬民都要仰昭天日,沐浴日光而生存。”餘理說道,“餘理望陛下,莫要再悠遊退遜,怠廢執政。否則,赤水便會如同孤魂野鬼,夜夜侵擾那危害百姓的北離官吏。”

 說完,那不沾血跡的太阿被餘理掛回腰間,餘理轉身躍下龍案,步履蹣跚地走過手持斷刀的蘭月侯。

 “餘理!”蘭月侯叫住他的腳步,嚴厲說道,“陛下一直為國操勞,一直到如今龍體欠安!乃歷史上賢明的典範,治理北離也不曾出現過大的動盪。”

 “你以百姓的短淺之見,而揣度天下局勢!妄圖藉機生事,實在是自取滅亡!”蘭月侯說道。

 餘理聽完,也不做過多理會,就欲往未央宮外行去。

 “餘理!朕若是殺了你!”明德帝閉目,虛弱地說道,“這赤水是否可以就此解散!”

 偌大的未央宮,將明德帝的聲音迴盪到餘理耳中。

 餘理停下腳步說道:“自古聖賢治世,從來都是以民為本,民有疾苦,為君父者不予理睬,甚至變本加厲,以酷刑防民之口。這些都是天下大亂的徵兆。”

 “若是所有有志之士都獨享清淨,獨善其身,個個都是精緻利己主義。那這天下便不會再適合黎民生存。”餘理說道,“有些事,餘理不去做,也會有其他人去做。”

 “陛下殺了一個餘理,指不定還會有趙理,錢理,孫理,李理出來帶頭問陛下這一劍。”餘理說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你要如何才肯解散赤水!”明德帝又咳了咳,虛弱地問道,“你這赤水一日不解散,朕北離的官員就一日不得安寧!”

 餘理背對明德,搖了搖頭,道:“陛下在宮中,恐怕未曾聽過民間一則哄孩兒入睡的故事。”

 餘理慢慢地說,明德帝靜靜地聽。

 “北風與太陽競賽,比誰可以先剝去人們身上的大衣。北風先出手,鼓動強風颳向人,企圖將人身上的大衣吹飛。而人卻因為北風帶來的寒冷把自己用大衣裹得更緊。”

 “而太陽則不然,將陽光普照大地,穿著大衣的人們因為溫度上升,氣溫酷熱,不得不脫下身上的大衣。”

 明德帝與蘭月侯聽完這一則皇宮內聽不到的哄孩子的童話,皆若有所思。

 “陛下既為北離天日,應當知曉,剿滅赤水用的不是武力。”餘理側頭說道,“赤水解不解散,餘理說了不算,而在於陛下您,是由您說了算。”

 “朕?”明德帝虛弱中帶著略微疑惑道。

 “倘若陛下真的英明神武,使得治下的天下百姓都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官員都能愛民如子,執法如山。哪裡還需要餘理?國泰民安之下,恐怕無人會有心思要加入赤水暗中找官吏的麻煩,這天下哪裡還有赤水能存在的土壤?”餘理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