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9哱拜其人(第2頁)

  由於黃臺吉凶狠又善猜忌,哱拜遂拉攏三百多人投奔寧夏鎮請降,當時的總督王崇古接納了他。而黃毛達子明代史料也多次提到,大致是蒙古兀良哈部的一支。比如《萬曆武功錄》中說“和林地則黃毛諸韃虜居之”。《譯語》中說“北曰兀良哈,甚驍勇,負瀚海而居,虜中呼為黃毛。”

  歷史上俺答汗曾六徵兀良哈,其中第二次征伐,雙方就在位於甘、寧一帶的布爾哈圖汗交戰,所以哱拜在寧夏一帶歸附黃臺吉是可信的。

  而這個黃臺吉不是皇太極的錯別字,黃臺吉是蒙古太子的尊稱。明代後期,蒙古諸部出現了諸多黃臺吉,著名的有俺答汗之子、土默特部的辛愛黃臺吉,祆兒都司部的切盡黃臺吉。至於哱拜投降的是哪個黃臺吉,就不可知了。

  哱拜投降明朝的時候正是明蒙衝突激烈之時,九邊烽火頻發,為了抵抗蒙古入侵,九邊相繼擴軍,其中寧夏王崇古專門招撫蒙古人,“一歲中降者逾二千人”。王崇古用蒙古降人組建精銳部隊,“豐其廩,號為家丁”,“建牙則列侍衛,出征則為選鋒”。

  降明之後,哱拜在明朝混得一般,他以軍功起家,作戰勇猛,長臂善射,熟悉蒙古地理,經常率明軍出邊深入蒙古境內二三百里,襲擊蒙古營帳,殲滅老弱,掠奪牛羊。靠近寧夏的蒙古人畏之如虎,

  “虜婦呼拜來,胡雛不敢夜啼”,頗有張遼威震逍遙津的意思。由於哱拜的存在,“寧鎮三百里外無虜馬跡”,王崇古因此保舉哱拜為遊擊將軍。一個蒙古降人,就成了大明軍官。

  俺答封貢後,明蒙停戰,哱拜被禁止出塞掠奪,自此他的職責就變成維護邊境治安。1582年,寧夏鎮靈州守軍楊文遇發動兵變,殺靈州將軍許汝維,朝廷令哱拜入靈州平叛。哱拜平叛成功,捕殺了楊文遇和其同黨多人。/

  1578年,寧夏一帶蒙古部落又有犯邊的趨勢,哱拜緊急趕往邊境加強軍備,致使蒙古又安穩下來。哱拜自降明以來歷經20年,最後升至寧夏鎮副總兵,在寧夏頗有威望,尤其是他憑藉蒙古人身份,招募了2000多同族作為自己的親信,“真虜家丁二千餘人”,這些人是此後他造反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