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羽堂主 作品

第一百九十七章 竊竊如私語(第2頁)

  還是聽聽大家的意見吧。趙構揉揉太陽穴,這些天,王妃的身體大大好轉,已經能起身下地活動,但還是有點虛,李百全一直釘在靜安居,不敢有絲毫大意,所有藥物,都是親自去大名“惠世堂”藥鋪挑選,回來後,親自指導靜安居二春熬藥,從不假旁人之手。

  王爺和王妃等人的飲食,自有巧姑親自過問。巧姑聽說王爺為王妃抽了好多血,心疼極了,討教了李百全先生,精心熬著好幾樣滋養氣血的小米粥,把趙構補得生龍活虎,走路生風,笑著對巧姑說道:“巧姑啊,再這樣吃下去,小王胖得就騎不動馬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有了邢王妃的前例,趙構不敢大意,潘妃也就在近期臨盆,趙構可不想再來一出,雖然都是自己的王妃,但前後兩次的時間間隔,可太短,趙構不敢冒險,只能把預案做足。

  等待的這段時間,趙構可閒不住,現在大名府巡檢二處是唐智在負責,趙構把謝天賜又派回去,經歷了這段時間大戰的磨合,謝天賜沉穩了許多,派他回去,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趙構手下的童子軍團選派出的第一批學員,就要進駐康園培訓,趙構要親自給他們上課。這些人,趙構將來都要大用。

  還有就是以後的政治意識形態,要形成統一的思想,但這個時候,儒家立國已經根深蒂固,後來的南宋的程朱理學,更是風行一時,集於大成。這是“客觀的唯心主義”,有可取之處,亦有不足的地方,要知道,無論哪朝哪代,講究的是人心所向,不過,方法嗎,殊途同歸吧。

  趙構還要解決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朋黨之爭。

  宋代的朋黨之爭,是社會的一個大毒瘤。朋黨一詞,從來就不是一個褒義詞。一個朝代,出現朋黨之爭,往往是衰敗的開始。聖人早就有言“君子不黨”,歐陽修卻著《朋黨論》,開啟為朋黨正名之說,形成“君子”與“小人”之爭,為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以偽朋,用君子之真朋。結果呢,盡弄出一些言論強於實踐,目標重過手段,義氣多於理智的眼高手低之輩。

  慶曆新政、王安石變法,使得這些弊端展露無遺,形成大宋文風極盛而士風日壞,範致虛的案子就是血淋淋的教訓。

  哎,腦子不夠用了,王爺不好當,這皇上,恐怕更不好當。

  趙構這兩天,滿腦子都是這些事情,既然一下子想不透徹,就乾點別的。

  趙構帶著高進、吳喜,一路微服,走在大名府的街道上,望著滿目的繁華,心裡感慨。大名府俗稱“四十八里臥牛城”,其形狀和開封東京城相仿,也是臥牛之狀,有外城、子城和宮城,左右四廂二十三坊,十七門,幾乎是另一個東京的翻版。宋人的忍耐力和創造力,幾乎顛覆了趙構對古人的認知,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自己現在,就徜徉在其中最大的一股浪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