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童生、秀才、舉人(第2頁)

 然而當他們看到了範正的變法科舉之策,頓時驚若天人!

 “實乃絕妙至極!如此層層選拔,將科舉壓力分擔到各路、各府、各縣,哪怕日後大宋科舉人數再多,依舊可以從容不迫推行科舉!”蘇軾拍案叫絕道。

 在大宋現有的科舉體制下,只有兩級,整個府的士子都集中在一起參加解試,人數過多,必將引起混亂。

 將解試一分為三,層層選拔,足以讓科舉人數分流,讓各府的科舉人數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

 “更重要的是朝堂對舉人和秀才進行優待,讓其哪怕考不上科舉,也可以入學舍當夫子,足以取代妄增舉數入官的優待。”蘇頌也是點頭稱讚道。

 “這個逆子,總算出一道正方!”

 範純禮冷哼一聲。

 然而滿朝本官哪裡聽不出他口中濃濃的驕傲之意,不由心頭髮酸。

 這一次,範純禮的兒媳親自發現科舉舞弊案,兒子範正又上書變法科舉的良策,讓範純禮臉面大增。

 其他百官想了想,微微點頭,範正的變法科舉之策的確是正方,非但一舉解決科舉的弊端,更兼顧優待士子之策。

 “傳旨,對張汝舟舞弊案一干人等重罰!同意兩浙轉運使之策,以兩浙路作為試點,變法科舉制度!”

 趙煦大手一揮道。

 “官家英明!”

 百官紛紛領命。

 ……………………

 “官家有旨,張汝舟妄增舉數入官,賄賂學政,欺君罔上,理應死罪,然而大宋素來刑不上大夫,特免其死罪,除其進士功名,免其官職,徒柳州!”

 兩浙轉運使內,範正鄭重宣判。

 大堂下,張汝舟聞言頓時如遭雷擊,他沒有想到自己為了虛名,想要踩著邪醫範正出名,卻沒有想到連邪醫範正都沒有出招,他就慘敗在李清照的手中。

 “其他涉案官員一律免職,所有妄增舉數的士子五年內不得參加科舉,兩浙路廢除舉數入官之策!”範正再道。

 “什麼?”

 兩浙官員一片譁然,對於涉案的官員和士子處罰並不出乎他們的意料,然而廢除舉數入官,卻讓他們群情激奮,一旦如此,將對兩浙之地的士子打擊極大,對兩浙官場也將會造成深遠的影響。

 “範大人,你深得官家的信任,還請你為官家求情!放我兩浙落榜士子一條生路。”

 兩浙官員紛紛上書,此事若是傳出,兩浙士子必將一片哀鴻。

 範正狀似無奈道:“本官乃是兩浙轉運使,自然會為兩浙士子考慮,然而兩浙發生科舉舞弊案,官家震怒,本官也無能為力呀!”

 兩浙官員不由一嘆,不由閃過一絲無奈,正如範正所言,兩浙路發現了科舉舞弊案,沒有懲罰也是不可能的!

 範正話語一轉道:“然而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兩浙路爆出妄增舉數入官的科舉舞弊案,足以暴露出舉數入官的弊端,本官已經上書朝廷,決定以兩浙路為試點,變法解試,將其一分為三。”

 “縣試,府試,解試!”

 當範正將自己的變法思路全盤托出,一眾官員頓時心中一動。

 在此之前,解試都是三年一次,三年內,所有的士子都集中在杭州府考取解試,參與人數逐年增多,這讓杭州府苦不堪言,如果能夠將各縣各府為兩浙路分擔科舉壓力,的確大大減輕兩浙路的科舉壓力。

 範正繼續道:“每年解試的考生水平也是參差不齊,如果採用童生、秀才、舉人,三級劃分,層層選拔人才,一來可以讓士子參加科舉不至於長途跋涉,增加家庭負擔,二來也可以選拔最精英的人才進京趕考,以壯我兩浙路官場!”

 兩浙路官員心中一動,科舉考試路途遙遠乃是舉世公認,兩浙官員都曾參加科舉,自然深有體會。

 進京趕考暫且不說,普通家庭到府城去科舉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是能夠在本縣就參加科舉,一來可以節省士子的花銷,二來可以讓層層分擔科舉壓力。

 譚洪眉頭一皺道:“如今我兩浙路剛剛發生科舉舞弊案,若是將科舉分流在各縣,我等無暇監管,萬一再…………。”

 譚洪此言一出,兩浙路剛剛發生科舉舞弊案,若是再舉行縣試,以底下官吏的百姓貪婪,要是再發生科舉舞弊案,恐怕兩浙路將會再次顏面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