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澤主 作品

第48章 是不是意味著AS公司的人也太蠢了點?(求追讀)(第2頁)

    “伱們看下,這份文檔不光包括了透鏡技術還有光刻膠技術、工作臺系統、投影物鏡系統、掩模臺系統、自動校準系統…光刻機所有工程文件基本上都在裡面。”

    聽到饒慧靈這麼說,楊明一臉嚴肅的接過了電腦和旁邊的人一起看了起來。

    整個文件不僅有技術、原理,甚至還包括了每一個零件的尺寸大小!

    連一顆螺絲釘的規格、材質都寫的清清楚楚。

    說直白點,呈現在他們面前的就是一份光刻機傻瓜製造指南,可以說是手把手教會人如何製造光刻機。

    但這技術是對的嗎?

    付道斌和他帶來的專家小聲交流的意見後,他問駱垚:“駱垚,這份文件你確定不是來自於國外?”

    “不是,我一個16歲的人,我從哪兒去獲得這麼詳細的資料?”駱垚覺得付道斌問得很奇怪。

    “如果我都能從As公司那裡獲得全套光刻機技術,那是不是意味著As公司的人也太蠢了點?”駱垚毫不客氣地評價道。

    駱垚的話提醒了付道斌。

    對方只是個從小鎮上來的16歲的孩子,從什麼渠道獲取?而且最近還派了人跟著他,他除了和公司還有家人接觸之外,完全沒和其他人有過交際。

    As公司嚴防死守那麼多年,怎麼可能洩露這麼完整的技術出來?

    現在看來,唯一可以解釋的是,這一切真的是駱垚自己設計的。

    華記公司跟付道斌彙報過,駱垚的智商在230以上,這讓付道斌對於駱垚能夠拿出光刻機技術的疑慮消下去了不少。

    不過這樣問題也就來了。

    要不要按照駱垚提供的工程設計圖進行模型驗證?

    “楊教授,還有石教授,你們怎麼看?”

    石林剛才一直沒有說話,現在付道斌提起他時,他才說道:“我現在只是粗略的看了一遍,裡面的部分原理和我們之前研究的結果是一致的。”

    “我想問問駱垚,之前你說要拆機是為了什麼?”

    石林知道依照駱垚的水平,他拆機絕對不可能和哈士奇拆家一個想法,所以拆機的原因,石林覺得這很有可能就是關鍵信息。

    “因為我還沒有證明我的想法是不是正確的,這些文件雖然很詳細,但沒有材料、沒有專業團隊的幫助,我無法建立模型驗證。”

    經過第一次的盤古edA,駱垚其實知道系統提供的技術,絕對不會摻水分,可這事別人不知道。

    所以駱垚決定以退為進,主動提出要進行驗證。

    果然,駱垚這麼一說,

    付道斌就順勢同意了:“那這樣,我們光在這說也無濟於事,就加快速度組專家團隊做理論論證和建立模型!”

    “好,我們的意思也是如此,這套設計方案還是需要拿去論證了才行。”石林贊同道。

    “駱垚這邊上次就開發出了盤古edA,這次沒準兒還真的能夠幫助我們找到建造光刻機的正確方法。”

    付道斌現在內心激動無比,如果這次駱垚能和上次一樣,提供的是他們追尋已久的技術,那麼眼前的困局就可能解開了!

    “盤古edA也是駱垚開發的?”全會議室唯一不知情的楊明,乍一聽到這話時,總以為自己是聽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