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居士 作品

第114章 跟姚媽媽談孩子、彩禮、女人(第2頁)

 “炒了嗎?炒得好吃嗎!”王勝文問道。

 “炒了,炒得還可以,至少沒忘了放鹽,和你琪梅姐炒的味道差不多。”

 “我就知道這孩子有炒菜的天賦。”

 “早晚讓你把他們給帶壞了。”

 張靈兒急忙替他爭辯:

 “要是都帶成他這樣,絕對是很好的事兒。”

 王勝文耐下心來跟她解釋:

 “姚媽媽,這帶孩子可不是光讓他們這也不幹,那也不幹,懂規矩注意安全就行的,你看以前多少朝代,皇家教育出來的孩子,為什麼一代比一代差,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我剛見大熊二熊的時候,他們就挺懂規矩,你覺得你帶他們帶得已經挺好了,但是你發現沒有,自從我帶他們出去玩,出去打籃球,他們的性格就變了,變成了自己敢做主去幹事兒了。

 這來自於他們的自信,比如說做菜,二熊就是感覺他能做好,才敢去搶琪梅姐的炒勺。

 還有大熊,以前走路都是歪七扭八的吧,你看現在,走在路上都是昂首挺胸的,我聽說在上學的路上,他的表姐表妹,都覺得和他走在一起,特別有安全感。

 姚媽媽你說,這要是長大了找個媳婦,他媳婦是不是也會有安全感?所以,我讓大熊有自信,至少以後他找媳婦不用你發愁了,只要去相親,女孩兒一般都會同意,姚媽媽,這一點,你信不信?”

 姚媽媽點點頭:

 “我信!說的是呢,你對這些孩子影響可真不小,要不他們怎麼都服你的氣。

 現在二熊一說話就是,我爸怎麼怎麼樣,今天炒土豆絲的時候就說,是我爸讓我往裡邊加點鹽水的,你琪梅姐都服氣。”

 張靈兒跑過去遞給姚媽媽扒好的橘子:

 “那是因為怕有大鹽粒子炒不勻,還省了把鹽粒子壓碎了,他早就教給我了,嘻嘻。”

 “說的是呢,我說我們家從來不炒土豆絲,他怎麼會的。”

 王勝文問到:

 “姚媽媽,今天上午給魏媽買了幾身衣服啊,花了你不少錢吧?”

 “買了兩身,人家魏媽是個在意人,根本就沒讓我掏錢,是人家自己花錢買的。我今天早上給她送錢的時候,人家還說咱給的太多呢,像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十五二十的。”

 “那一個月該給她倆多少買菜買飯的錢呢?”

 姚媽媽回答:

 “我覺得十五就夠了,咱們家吃得這麼好,我聽你琪梅姐說,一個月每人還花不到八塊。”

 王勝文掏出二十塊錢遞給張靈兒:

 “就按每月二十吧,咱們家我買回去的東西多,所以才花得少。跟魏媽說,多買點好的吃,水果啊什麼的,也別缺了,沒肉票了就多買點魚和雞蛋吃。”

 張靈兒拿著錢走了,姚媽媽吃著橘子在那兒感嘆:

 “唉,你說我怎麼這麼有福氣,自從你跟蘭子在一起,家裡這水果就沒缺過。”

 “那是因為你以前不買,其實果品公司那兒什麼都有,你原來怕花錢,不願意去買而已。”

 “唉,不是以前總想著你蘭姐兩個兒子,省點錢給他們娶媳婦用嗎。”

 “錢,不是省下的,是掙來的,我這倆兒子要是以後還靠我們花錢給他們娶媳婦,那就是倆廢物了,要娶媳婦,自己掙去。”

 姚媽媽指了指外邊:

 “聽說你給在這兒住的這個女孩兒,兩千塊錢彩禮?怎麼給這麼多啊?”

 “誰說的啊?哪有這麼回事兒?”

 “於麗那小姑娘說的啊。”

 這下王勝文明白過來了,原來於麗早就盤算好了也給自己要兩千塊錢了,她還真會類比:

 “姚媽媽今天我跟你說明白啊,我可從來沒拿錢買女孩子的心思。那件事兒是這麼回事兒,當時丁秋楠的父親得了重病,跟我借錢去做手術,我就給了她兩千塊錢,讓她把她父親的病徹底治好,根本就不是什麼彩禮。

 我娶琪蘭姐,不是也沒給她彩禮嗎。”

 “嗨!你還用給她彩禮?每個月四五百塊錢,比什麼彩禮都重。”

 “所以說嗎,夫妻間就不能講什麼彩禮,如果男的家裡借了錢給彩禮,那以後結了婚,還不是夫妻倆一起還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彩禮這個事兒我反對,以後我的孩子們,孃家要彩禮的一律不娶。”

 “那你娶靈兒,就真沒給彩禮?”

 “我不是說過了嗎,她養父母是我舅,我要是給彩禮,相當於給自己家彩禮,傳出去我舅那面子還要不要?他今年還要當村裡的書記呢,跟自己的外甥都要彩禮,讓老百姓怎麼能相信她?”

 姚媽媽一邊吃橘子一邊點頭稱是:

 “是是是,你這個想法很對。那你怎麼給了於麗兩千塊錢彩禮?”

 王勝文被她這話氣笑了:

 “她那也叫彩禮?她那是想學丁秋楠,知道我給了丁秋楠兩千塊錢,硬生生跟我訛詐去的。我只是想讓她在這兒安心工作,於麗對外精於算計,對內非常誠實,性格開朗又適合接待客人,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女孩兒,我想留下她為我們工作,就是這麼簡單。”

 姚媽媽也笑了:

 “嘿嘿,這小妮子還有這個心思,她這是想拿這兩千塊錢抓住你,靈兒不生氣嗎?”

 “靈兒妹妹知道我很多事兒,她知道我在幹什麼,她一點兒都不生氣,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娶她的原因。”

 “你琪蘭姐這次跟你去廣州,回來跟我說了很多那邊的事兒,說那邊有多好有多好,我還真想過去看看。”

 “當然可以,等琪蘭姐生孩子的時候吧,我會提前安排好行程,最好能讓大熊二熊也過去一趟,我們長遠的打算是大熊二熊長大了,讓他們其中一個去那裡發展,畢竟那邊有很多人脈關係,不用上太可惜了。”

 “唉,你這個爸爸當得真好,能給他們考慮得這麼長遠,我這老太太看來是真的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