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再次衝突(第2頁)

 不管是李世民還是裴寂,兩人都是話中有話。

 如今朝堂上,新舊交替也是保守派和進取派的明爭暗鬥。

 “臣以為,不在修不修律法,而是在大亂之後,治理天下是否還要重刑罰。”封德彝出言問道。

 律法重新修訂,定罪是否嚴苛,也是很重要的。

 “貞觀之前,征伐不斷,是因為要統一天下,天下統一了,就要安撫百姓,撫民以靜,修生養息,貞觀新朝民力不足,國力不強,要文治,律法要寬,要簡便,要仁厚,臣以為,大亂之後首要之務便是教化,至於律法,只要中正就可以了。”

 雖然長孫無忌先前很不喜歡魏徵這個人,但也是因為魏徵之前是李建成的人。

 可是魏徵提出的觀點,他認為是很好的,很中正的。

 如今,他也不再看魏徵那麼的不順眼了。

 同朝為臣,魏徵的心,已然明瞭,長孫無忌也就對他沒有先前的偏見了。

 朝堂上魏徵這一番話,長孫無忌十分認同。

 因為,律法是他負責重新修訂的。

 魏徵支持,他也要帶頭為魏徵叫好。

 至於裴寂,封德彝之流,很快,便是冢中枯骨了。

 不僅僅是長孫無忌,連李世民都覺得,今天的魏徵,看著格外的順眼。

 封德彝拱了拱手。

 “三代以後到現在,人越來越薄情狡詐,所以,秦朝只靠律法來統治,漢朝雖然講王道,但加上霸道,看來是想教化,結果呢,教化不成,天下難道有能做到而不去做的嗎?魏徵這種人,不識時務,如果信了他的虛論,必定會敗壞國家,我主張,要用嚴律和重刑。”

 “好好好啊,右僕射說的對極了。”裴寂笑著撫掌贊同。

 蕭瑀聽著封德彝的言論,一臉無語。

 簡直是謬論。

 “從前,皇帝徵蚩尤,高陽徵九黎,商湯王放逐夏桀,周武王征伐商紂王,征伐之後,他們都能做到天下太平,百姓還是那些百姓,結果呢,變大亂為大治,五帝三皇,皆是以教化治天下。”

 魏徵又開始引經據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