燼火黃昏 作品

第二百二十八章 非脆弱性成長(第2頁)

 感性存在:感性的存在通常是追求自己的快樂,追求輕薄的人生,追求自己自私的一面,是從維持生命到享樂方面的存在;

 理性存在:是一種比較嚴肅的、盡責的人生,以理性的方法、哲學的方法,解決自己的問題,使自己對別人盡到倫理責任,合於社會道德的存在;

 宗教性存在:是一種祈禱和愛的生活,是對神的自覺和崇敬,從而使精神有所寄託的存在。

 在克爾凱郭爾一生的最後12年裡著述甚多,同時出版了宗教、哲學、心理學,甚至關於幽默的書籍。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之前,他還寫過一本完全針對焦慮的著作《恐懼的概念》,他在心理學方面的創新思想受到弗洛伊德的讚許。

 信心的跳躍

 克爾凱郭爾自認是反文化基督教的先知,他極其厭惡黑格爾的思想,認為黑格爾把聖經和先知的正宗基督教扭曲為文化性的基督教。這種文化基督教在他來看根本不是正宗的基督教。在他晚期的著作《討伐基督教國度》中論到,這種每個人都是“基督徒”的社會,真正的基督教顯然已經消失了。

 黑格爾對德國和北歐國家的基督教有兩方面的影響。首先,黑格爾把宗教與哲學合為一體,把基督教信仰理性化、神學思辨化。其次,黑格爾的國家主義理論適應了國家教會的社會潮流。祁克果對神學思辨化的思想潮流和教會國家化的社會潮流都持強烈的反對態度。所以,他不僅是公認的存在主義哲學先驅,而且被新保守主義尊為先驅。

 克爾凱郭爾的信心跳躍是談到當人面臨抉擇的時候會引發焦慮,而這種決定是一種跳躍的動作,它無法用邏輯方法來推演。克爾凱郭爾認為人的墮落也是一種非理性的跳躍。然而另有一種跳躍,就是信仰的跳躍,同樣不能從處境中推演出來。當人面臨致死的疾病或是無法克服的焦慮,信仰卻能幫助人克服。

 在克爾凱郭爾的理論中,信仰跳躍有三個階段,但是這些階段不是時間上的那種階段,而是包含美學的、倫理的和宗教的,這三階段彼此間相互聯繫,無法清楚分開,例如在最後的宗教階段裡,仍不免存在倫理思想和美感。尤其是他認為倫理宗教是具有主觀性的,是源於他獨特的審美觀,而美感卻不能用邏輯來推理。而上帝是所有行為與思想的終極前提,因此更無法用推理與邏輯證明上帝的存在。

 有關美學階段是他很值得一提的事。美學階段的特徵是與人的生存扭在一起,他在這裡所談到的美學不是指美學這門課程本身或藝術,而是一種衡量的標準。標準是按照每個人和每件事是否能夠滿足自己的美學,也就是聖經中描述猶太人對於好的事情或正確的事情,就稱這事為善、為美的“美”,這就是屬於美學的階段。因此他曾批評羅馬教宗曾醉心於異教風俗與道德敗壞的希臘羅馬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