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陌魎 作品

第七百四十一章 武夷山四(第2頁)

 武夷山主峰黃崗山海拔2157.7米,是東南大陸最高峰,素有“華東屋脊”之稱。位於jx省鉛山縣境內,區內山高林密,谷幽澗深,溪流縱橫,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完好,被譽為“珍稀植物王國,奇禽異獸天堂”、“昆蟲的世界”、“動物的樂園”、“中華第一氧吧”以及“生物模式標本產地”。

 完好的森林植被,優越的生存環境,豐富的生物資源,使黃岡山成為一座大自然的博物館和理想的物種基因庫。1981年,省人民政府在這裡設立“jx省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加強對黃岡山森林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管理。經過20多年的努力,黃岡山麓如今林木蓊鬱、生物繁衍,充滿一派勃勃生機。據調查統計,保護區內的活立木蓄積量已從建區初期的37萬立方米增加到90萬立方米。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所屬的“全球環境基金會”委員和專家經過考察後,對這裡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一致讚揚,並將jx省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正式列入“gef——即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區”之一。2002年,jx省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始發展生態旅遊事業。

 黃岡山的極頂,草甸隨風起伏如波浪滾滾,巖縫的黃岡偃竹像箭簇萌發。山頂有jx省人民政府豎立的“黃岡山”標誌碑。站在碑前,頭頂高天蒼蒼,腳下四野茫茫,真有“登黃岡絕頂,覽武夷風光”的豪邁感慨,心中自然而然會對黃岡山的雄峻,產生無限熱愛崇敬之情。

 武夷山市方言(崇安話)屬於閩北方言。武夷山市內方言比較一致,尤其是城關崇城鎮的口音所通行的中部和南部人口密集地區,差異更小。差異較為明顯的是東北部的嵐谷鄉山區和東南部的五夫鎮。但在全市範圍內仍可通話。在武夷山腹地的天心赤石一帶有些村子是閩南方言島,是早年永春一帶移民聚居點,但人數都不多。

 武夷山市有四大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截至2001年,有教職人員100多人,信眾1萬多人。全市現有宗教場所140多處,經民族宗教局正式登記和臨時登記的宗教場所有60多處,有影響的宗教場所有:佛教:天心永樂禪寺、瑞巖寺、永豐寺;道教:桃源洞、天上宮;基督教:主要是城關地區的基督教堂。

 武夷山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極適合蘭花生長。武夷蘭花,古代稱為“嵐花“。已知有百餘個品種,其中有不少是中國特有的蘭中珍品,如綠雲,銀邊大貢,大鳳尾素和金絲馬尾蘭等。武夷山中蘭花頗多,武夷山人歷來愛蘭花,居家內外總愛擺上幾盆。1995年武夷山市人大會議通過,一致同意蘭花為武夷山市市花。

 在武夷山市,到處可見蒼天的古樹,而其中最多的就是樟樹,樹齡最長的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樟樹生命力極強,枝繁葉茂,價值很高,自古就為武夷山人民所愛,1995年武夷山市人大會議把樟樹定為市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