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陌魎 作品

第六百七十七章 北嶽山三

金章宗承安元年(公元1196年),禮部尚書張瑋祈雨北嶽元代的祭祀活動愈加明細。《元史·祭祀志》載: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春二月,封北嶽為安天大貞玄聖帝。“元之五禮,皆以國俗行之,惟祭祀稍稽諸古。命丞相選勳舊臣子、望朝士為五嶽四瀆四海五鎮致祠使”。明代朱元璋頒發除舊佈新政令,將諸神封號“悉改從本稱”,設“禮樂局”指定春秋季節專祀。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年(公元1377年),太祖朱元璋曾委派魏國公徐達代表其來曲陽北嶽廟致祭。

 清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清世祖下詔,改北嶽祭祀于山西渾源州,曲陽縣北嶽廟之祭不再列為國家祀典。“迨明嘉靖丙午,移祀北嶽於渾源,我朝因之,而曲陽之廟遂廢”。據《曲陽縣志》記載,此次重修已經不是國家撥款。國祭雖罷,但春秋二仲之祭仍由本縣官主持,祭以少牢,祭祀的規模也趨於半官方半民間了。

 曲陽北嶽廟,北嶽廟始建於北魏宣武帝年間(500~512),為祭祀北嶽之所,歷代沿襲成制,至清順治十七年(1660),均在此遙祭北嶽恆山。唐太宗貞觀年間(627~649)曾重建北嶽廟,嗣後歷代均有程度不同的修補與擴建。北嶽廟主要建築排列在南北中軸線上,現存建築有御香亭、凌霄門、三山門、飛臺殿遺址和德寧之殿。兩側還有一些碑亭。清初以後,改祀山西渾源。現存北嶽廟始建於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永平年間(500-512年)。

 北嶽廟是皇家貴族為祭祀“北嶽恆山之神”而建立的,故名“北嶽廟”。北嶽廟,坐落在曲陽縣城內西側。廟內建築精巧,雕樑畫棟,氣勢雄偉,蔚為壯觀,並建有碑廊、石刻館、博物館等,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北魏宣武帝景明正始年間(公元500-512年),而後,唐、宋、元、明、清諸代屢加修葺。北嶽廟佔地長542米,東西寬321米,總面積為17.4萬平方米。其建築格局,採用的是以中軸線為主,西廂對稱的與古典建築形式。廟內主體建築“德寧之殿”在中軸線北端,往南依次建有飛石殿、三山門、凌霄門、御香亭、朝嶽門、午門等。正殿兩側為東、西昭福門。還有碑樓等其它建築8座,散建在中軸線兩廂。

 北嶽廟最為壯觀的是“德寧之殿”內的壁畫,殿內東、西兩壁有高大的壁畫,高6.5米,長17.6米,有唐代畫聖·吳道子所畫的“天宮圖”,北山牆背後繪有巨幅彩色壁畫“北嶽恆山神出巡圖”,壁畫高8米,長27米,東西兩側壁畫各高8米,長18米,壁畫總面積為504平方米。壁畫內容:東壁畫為《雲行雨施》,繪有眾多天神、地祗,興雲佈雨,普降甘霖,為民造福的形象,最大的人物高達3.3米;西壁畫為《萬國咸寧》,畫的是眾天神勝利完成興雲佈雨的任務後偃旗息鼓、得勝回宮的情景。西壁的天神(鍾馗)是全幅壁畫之精華所在,肌肉粗健、相貌猙獰、橫槍倒戈、騰空飛奔。兩壁畫共有人物73人,眾多任務形象無一雷同,個個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北山牆壁畫是《北嶽恆山神出巡圖》。相傳曲陽北嶽廟壁畫人物與趙縣柏林寺壁畫上的水皆是唐代大畫家吳道子所繪,所以有“曲陽鬼,趙州水”的傳說。曲陽的“飛天神”和當年趙州(趙縣)柏林寺大殿壁畫上的“水”均為唐代吳道子所畫,故有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