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陌魎 作品

第四百七十二章 芒碭山一(第3頁)

 《漢書》新注中說“秦始皇帝嘗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東遊以厭(壓)之。高祖隱於芒碭山澤間。

 《山海經》記載芒碭山“有文石焉,質勝玉,可以為硯”

 《說文》解“碭,文石也。從石,昜聲。”

 《漢書·地理志》:“碭山出文石”。

 《水經注》:“獲水又東逕碭縣故城北,秦立碭郡,蓋取山之名。”訓詁學家顏師古注:“以有碭山故名碭郡,碭,文石也,其山出焉,故以縣名。”

 根據芒碭山所在地,芒山鎮秦漢時期歷史沿革:商周有碭邑.春秋屬於宋國,戰國屬於魏國。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滅魏國,在魏國東碭山置碭郡(治碭縣,今永城市芒山鎮山城集),為三十六郡之一。今芒山鎮區有碭郡遺址。碭縣南為芒縣,屬碭郡。可古時“芒碭山”名為“碭山”,至於為何又叫“芒碭山”?眾說紛紜。按《讀史方輿紀要》河南卷記,“芒縣”應是“永城縣”前身”

 “永城縣府東一百八十里。西北至江南碭山縣百二十里,東南至江南宿州百三十里,西南至江南亳州百十五里。春秋芒邑地。漢為芒縣,屬沛郡。”

 “碭山縣北八十里,與徐州碭山縣分界。其北八里為芒山,山有紫氣巖,即漢高避難處。其東南有保安鎮,相傳高祖斬蛇於此。《邑志》雲:碭山別名,有磨山、白毛、石洞、黃土、戲山之稱,連亙幾二十里。”

 “芒縣”何以稱“芒”史書少有記述,“碭縣”稱“碭”記述很多。

 《明史·地理志》:碭山縣“東南有碭山,其北有芒山。”

 芒碭山是豫東平原上唯一的山群,平地突起,如蛟龍騰躍,雖不高峻,然孤峰鶴立,尤顯峭拔,堪稱千里沃野之天然屏障,因此自古即兵家必爭之地,貴族也視為風水寶地。歷史悠久,遺蹟彼豐。尤其是秦漢文化遺存,舉世矚目,被譽為漢文化博物館。芒碭山漢文化景區現對外開放的共四大景區:保安山王陵景區、漢興源景區、夫子山景區、陳勝王陵景區。在建中的景區有劉邦文化主題公園、漢文化博物館、文聖園景區。

 芒碭山史悠久,文物薈萃。著名景點有孔夫子避雨處、夫子廟、陳勝墓、張飛寨、漢高祖斬蛇碑等。最令人歎為觀止的西漢梁國陵墓群,斬山作廓,穿石為藏,結構複雜,氣勢恢宏,宛如龐大的地下宮殿,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