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水晶葡萄 作品

第509章 七個有之(第3頁)

 張元慶不知道呂達是有感而發還是意有所指,不過他也確實有同樣的感觸:“呂書記,您說的很有道理,幹部幹部,當幹部就要幹事,就要創造業績。一旦沒有這個精氣神,很容易消磨時光,產生混日子的想法。”

 呂達突然問道:“元慶,你說咱們常溪縣‘七個有之’的現象嚴不嚴重?”

 張元慶聽到呂達這麼說,心裡一驚。“七個有之”是上面提出來的,總體內容大概是“搞任人唯親、排斥異己的有之;搞團團夥夥、拉幫結派的有之;搞誣告、製造謠言的有之……”

 反正是七種現象,都是一些傳統糟粕的東西。是幹部不遵守政治紀律的七種表現。

 呂達沒有問張元慶,常溪縣有沒有“七個有之”現象,而是直接問他嚴不嚴重。這就說明,這位作風硬朗的縣委書記,覺得常溪縣存在這七種現象。

 其實從前一段時間彭泰來、常明雲相繼出事來看,你說有沒有這七種現象,肯定是有的。這一點是張元慶所不能否認的。

 只是嚴不嚴重,張元慶不能輕易斷言。

 張元慶想了想回答:“我看常溪縣七種現象雖然都有,但是表現的程度各有不同。如果深思這一問題,還是政治性不強,理想信念有所動搖。歸根結底,政績觀出了一些問題。這與我們考核制度約束與激勵,也有一定的關係。”

 張元慶最終將制度引導給提了出來,這是為了大營商工作做鋪墊。

 大營商工作畢竟是彭泰來時期的產物,到了呂達手上還能不能延續都很難說,自己趁著這個機會,可以鼓吹一下。

 沒想到呂達直接說道:“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你說的是常溪縣正在弄得大營商工作吧,這件工作你跟我好好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