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雄 作品

第1849章 三國曹孟德(第2頁)

 曹孟德拿下了這些土地,可從來沒有想過失去。

 或者說,在他發現自己想要儘自己所有力量拿下劉備和孫權,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意外,內心之中總會出現一些不好的警示之時,他就明白,無論是劉玄德還是孫仲謀,都命不該絕也。

 既然如此,何不在這圍棋棋盤上佔領更多的地盤和土地?

 如此,也能讓他圈養更多的人口吧,知曉諸天萬界的曹操,又豈能不知道諸天瓦解之爭,人口的重要性?

 於是,他拿下了太平洋無數大大小小的島嶼,拿下了自己世界的澳洲所在,將自己國土的邊界線推到了迷霧盡頭,待徹底鞏固了所得,消化了所佔之地,他這才緩緩起身,將自己的目光真正投入諸天之內。

 穩固的後方,也讓曹孟德進入諸天之後如魚得水,接過曹丕建立的十多座城池,到如今數百座城池連成一體;

 他引入人口千萬,如今幾乎可以和龍國澳洲基地分庭抗禮,已然證明曹孟德在諸天之中,也同樣有了穩固的根基。

 也是因此,他無懼將劉備和孫權引入諸天,甚至樂得劉玄德和孫仲謀在諸天之中也能崛起,怎麼說,這兩個傢伙也是他自家世界所出,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三國世界的臉面。

 此前,當大妖們衝上去和劉關張廝殺之時,曹孟德一度也想著該派遣自己帳下那些武將前去支援一番。

 可隨後,他發現並無大礙,這才放下心來。

 只能說,如今的曹孟德眼光已經不再侷限於一家之地,這不僅僅是他修為提升導致,還有著他對諸天至理的領悟,使得他所站立高度已經完全不同。

 諸天萬界的出現,對曹孟德而言,可不僅僅只有這些好處。

 在這其中,有一點,哪怕是劉浩也無法忽視的存在,那就是思想的引進,促使曹孟德登高路上本該出現的諸多坎坷,也在不知不覺之中消失。

 舉一個最顯著的例子,荀彧的思想變遷,足可說明其中問題。

 荀彧,是三國世界最大的保皇黨。

 他是曹孟德的屬下,但也僅僅是屬下,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更多的還是雙向選擇。

 荀彧,稱呼曹操,可不是‘主公’,而是‘明公’。(‘主公’這個詞彙,是劉備劉玄德搞出來的)

 荀彧,是保皇黨,或者說是大漢黨,只要大漢帝國依舊在延續,他可以不在乎皇帝寶座上做的是劉辯還是劉獻,也不在乎皇帝寶座上的那個人是否已經是傀儡。

 他有著自己的底線,他不在乎權臣的出現,但絕不樂意看到權臣去做那謀朝篡位之事。

 歷史上,曹孟德加封魏公之時,滿朝文武,真正反對的,似乎也只有他荀彧一人。

 這是一個堅定了內心信念,有所為有所不為之人。

 在歷史上,他就是因為自己這份信念而失去生命,這其中誰對誰錯,外人也根本沒有評論的理由。

 可如今,荀彧這個最倔強之輩,思想也出現了變化。

 在通曉了未來歷史走向之後,在明確大漢帝國只能走到此間之時,他內心一度感覺可悲。

 可當荀彧將歷史發展趨勢通讀到了現代,看到了所謂的皇帝也並不是就一定要有,甚至於沒有似乎更好一些之時,他猛然豁達了。

 他發現自己以往堅持的那份信念似乎十分可笑,就好似自己的目光只能看到那麼遠,以至於根本不敢改變絲毫,彷佛一旦跨越就只能是萬丈深淵,如今看看,似乎十分可笑。

 連最倔強的荀彧都豁達了,更別提神話三國世界其他人口。

 在被派遣到劉浩地球,輔助曹丕統御曹魏這方世界諸多城池之時,荀彧同樣知曉曹孟德從魏公踏入魏王,徹底的將漢獻帝架空,成為真正名副其實的傀儡。

 在這個時候,荀彧也只是露出一絲苦笑,因為他看到了這個過程當中,整個曹魏統御下的百姓,似乎對此根本沒有任何一絲不喜,似乎對此歡迎者更是佔據了絕大多數。

 也是,前後生活狀況的對比,就已經說明了一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