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瑪聯盟 作品

第343章 西方衝突,東方恢復(第2頁)

 在文化教育方面,彼得命令君士坦丁堡大學多位學者編纂百科全書,各種書籍都在其中。同時新成立的考試院開始全國統一選拔考試,各地的考生在通過地方考試後需要前往首都進行最終的考試,而沒有過的人政府會發給他們路費回家,也是尊重知識分子。

 這些政策都是其他國家想都不敢想的,就算是生活在北意的人也甘願為帝國服務。一次反向移民開始了,一些生活不下去或者想要建功立業的人就來到羅馬定居,成為農民、商人、士兵、官吏,共同為帝國的未來發光發熱。

 ————分割線————

 米爾恰離開布拉格的時候,市長是哭著送的。因為這位皇帝在這裡,布拉格的資金就已經見底了,不僅如此,市政府還欠漢薩同盟10萬弗羅林,這都需要市民買單。

 什麼,要從貴族身上收稅,那你是覺得自己死的太慢了。誰敢惹貴族呀,還是咬咬牙忍忍吧。

 勃蘭登堡國米爾恰也轉了一回,到處都是沼澤、荒地,還有封閉的農場以及妄尊自大的天主教會。首府也只是個2000人的小城,弗拉德也看了,要想統治這裡恐怕很難,還得和大哥取經。

 這次米爾恰出行,震懾了一眾中歐國家,小型國家已經徹底臣服,一些不願意的轉投西吉斯蒙德,希望他能夠驅逐異端。

 要說這個神羅皇帝,約布斯特感覺沒啥用。除了頭銜高點,其他的也留沒啥了。帝國皇帝往往兼著好幾個國家的國王,國王是實的,皇帝是虛的,這叫虛中有實。如果完全是虛的也不行,調兵調不動,徵稅徵不來,乾等著諸侯騎在脖子上拉屎了。

 貌似帝國,其實只是一個鬆散的邦聯。帝國的麾下有著300多個邦國,1500個騎士莊園領地,帝國皇帝只是一個虛位子,沒有實權,說話也不好使。帝國的首都也不固定,布拉格、奧格斯堡都做過首都。這樣的國家,還不如解散。

 而在法國,一場由奧爾良派和勃艮第派為領頭的內戰拉開序幕。由奧爾良公爵查理的岳父阿馬尼亞克公爵貝爾納七世,建立同盟對抗約翰和他的支持者。這場婚禮使奧爾良派有了新的領導者,使阿馬尼亞克公爵成為查理與他母親瓦倫蒂娜·維斯康蒂的保護者,奧爾良派因而改稱為阿馬尼亞克派。這個聯盟的其他成員包含貝里、波旁與布列塔尼公爵,以及阿朗松和克萊門特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