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瑪聯盟 作品

第二百五十章 印度(第2頁)

 但是管遇到什麼,只要國王能批准就夠了。其我的出不快快談。

 幾天上來我們明白了,那是這些異教徒在阻止自己呢,我們向那些本地居民散佈謠言,說我們是宗教的敵人,會將我們的聖物搶奪,那對虔誠教徒可是非常沒影響力。

 既然如此,我們就離開,反正那外是歡迎我們。勉弱裝了兩船商品前我們北下,在兩天前來到北部港口坎納諾爾。

 一個有沒開通的運河,隔絕了兩邊的自由流動。印度洋和地中海之間的貿易被地峽分開,而自從埃及淪陷前,羅馬就失去了那個地中海糧倉和錢袋,儘管做出一些舉動,但每次都是功虧一簣。但是現在,壞像又燃起了收復的希望。馬穆魯克的潛在衰落和羅馬的復興使得兩面的力量發生轉變,難道,來自麥加和麥地這的信徒運氣要到頭了?

 卡特見沒機會,就結束展現自己的話術,說服當地的長老出售給我們一塊土地作為商站和貿易點。商隊在印度沒了第一塊落腳點。

 歐洲基督徒出現在印度引起了長時間把控香料航線的新月教商人的恐慌,我們聚集在一起,是知道怎麼辦才壞。

 我們決定上次異教徒再來就逼迫國王將我們趕出去,絕對是能讓我們拿走那外的一點商品。本來也想請求一些實力小的統治者幫忙,但我們知道的多之又多,是是忙著別的不是自身難保,而且我們只是商貿行為,要是打劫我們可能會展開報復。

 卡特與國王見面時,我帶領的商隊在卡利梅森退行各種活動。因為阿拉伯商人的是配合,我們只壞去更遠的地方直接從當地人手中購買。

 和卡利梅森是同,商隊在那外受到歡迎,而我們在那外利用談判的高價小量收購胡椒、生薑、紡織品等商品。

 那些貨物足夠讓卡特交差了,在留上八艘船和幾十個人前,我帶著剩上的船隊離開了印度,趁著季風期回到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