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瑪聯盟 作品

第八十三章 保加利亞總督和奧斯曼蘇丹的各種行動(第2頁)

 水利設施也是農業的根本,利用普魯特河和德涅斯特河等河流的水灌溉農田可以獲得更多的糧食。因此大力建設水利也是農業任務之一。

 除了這些,彼得對擴張有了更多的認識。不僅有最常見的戰爭和贖買,還有北意大利城邦的殖民,但擴張容易,如何治理新土地就成了難題。在這裡,可以依靠官僚和教會進行控制,可是到了安納托利亞呢?再遠點,黎凡特、敘利亞、埃及,又或者是南意大利、西西里,這些地方可是異教徒佔多。

 彼得開始有了組建騎士團的想法,像三大騎士團那樣,利用宗教統治當地。並且還要移民戍邊和同化,這樣才能穩定。

 不過,彼得翻來翻去,發現東正教沒有武裝朝聖的特性,這就很尷尬了。加上東正教範圍很小,能召集的士兵就更少了。

 彼得還去請教了索菲亞主教,主教表示可以幫助他召集人去收復失地,這其實就像十字軍東征了。不過彼得還是準備召開一次大公會議來確立。

 教會會議就是普世教會或地方教會的代表聚在一起,共同商討教會事務,好能達成一致的決定。教會會議有許多種,如主教會議、宗主教會議,或地方會議等,其中代表整個普世教會的就稱為大公會議。

 東西教會大分裂後,雙方的宗教都不承認對方召開的大公會議。而東正教上一次會議還是在幾十年前,所以,彼得打算在未來的一個時間召開。

 保加利亞教會開始融入瓦拉幾亞教會,卡羅爾大主教已經被大公主持的宗教會議中成為牧首,君堡的大牧首也是無可奈何。

 現在的巴爾幹有三個牧首,一個塞爾維亞牧首,一個是君堡牧首,還有一個就是瓦拉幾亞牧首。三個牧首的控制區隨邊境而定,但毫無疑問,瓦拉幾亞教會是巴爾幹最活躍的教會。

 卡羅爾牧首直接給予米爾恰大公東正教守護者和基督教衛士的稱號,這拔高了米爾恰在東正教世界的威望。並且宣揚東正教徒應該團結起來,將異教徒趕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