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蟲月二 作品

第134章 先天后天(第3頁)

 這一切其實都是為了她莫家,再細究點其實都是為了她而已。

 如此深情大義又怎麼會不讓人感動呢!

 “師父,昨晚我和小梅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似乎只過了片刻,而事實上已經過了四個小時,這又是為什麼呢?”石清流心裡也有猜測,卻還是問著這種先天與後天感覺的差別。

 “你們為何不耐心聽黃爭講夸父追日的故事呢,相信他會講得更清楚的!”黃大仙說完就不再說,把話語權又交給了黃爭!

 “這個夸父追日的想法其實我是胡扯出來的,古人的故事都含有深刻的含義,比如說山海經中有獨目人,只有一隻眼睛在額頭正中,可這個地方實際上可以稱之為混沌之眼,是混沌認識這個世界的唯一途徑,相當於人的七竅感官。

 這個故事其實是告訴後人不要忘了這一眼,忘了先天之眼。

 相比之下那麼夸父去追太陽就顯得亳無意義了,那麼是不是跟時間有關呢?

 古人最早的時間應該是以太陽昇起落山為一日,以月亮落山為一月(夜),那麼夸父追日不想太陽落山就表明他想超越時間,讓時間停止,這或許才是夸父追日的真正意圖,可他卻累死在一片沙漠。

 這其實又告訴我們後人時間原本就不存的,何必去追呢!

 昨夜的感受其實也印證了古代的一些神話,當你身體與天地之氣,與道同一時,就不會有時間與空間的限制。

 關伊子中也說過明道之人可以百年如一日,也可以一日千里,中國道家所傳的長生不老道法,其實並非真的可以長生不老而是超越時空的一種境界。

 這種人就是我們常說的神仙,既然能夠超越時空,自然可以遨遊太虛了!

 時間只是人創造的一把尺子,跟人類發明結繩記數的方法一樣。

 樹上有十顆桃,你用一種方法數它是十顆,是後天的記數,你不數它,它依舊如此是為先天。

 所以時間是後天的東西,先天並不存在的。

 但人類創造什麼總是受制於什麼,比如時間,比如維度,比如金錢。

 修行就是把後天的東西修掉復歸於先天。

 你們感覺四個小時只是半個時辰就是以後天去量測先天,這是因為你們還達不到真正的先天之境。

 兩位美女你們覺得我胡扯的怎麼樣?”黃爭語帶調侃,自己也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