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1章 太過火爆,只能代工(第2頁)

 已下單用戶要3個月後才能拿到機器,這是很嚴重的銷售事故,會嚴重挫傷用戶的熱情,有可能火爆的銷售場面,最後會變成一片罵聲。

 畢竟“耍猴”在商界,可不是什麼好詞。

 現在小天才無人機公司,痛並快樂著,一方面熱度讓他們高興,但是這訂單生產不出來,也是愁人,不光每天公司客服要接好多來詢問貨源的電話,就是經銷商那邊一天幾個催貨電話,都是讓戴森頭疼不已。

 所以戴森準備開一個戰略會議,要研究如何應對現在的產能危機。

 而戴森也給郭凡說了這件事,郭凡也趕過來,旁聽這場會議。

 會議開始,戴森首先讓計劃部和生產部公佈現在的訂單情況。

 計劃部說,這兩天訂單又升級了,估計全部生產完,要三個半月,而且訂單還在持續增多,這種情況近期內不會緩解。

 這也怪他們無人機的續航和性能,一下提升的太多了,導致市面上有無人機購買需求的,基本上都下單了,幾乎是人手一臺,全國圈內用戶都來買他們的無人機,難怪生產不過來。

 而生產部的壓力也空前大,但是他們實在是提升不了產能了。

 他們已經三班倒,生產線24小時不停了,機器都要乾冒煙了,還怎麼提升產能?

 “生產線已經飽和了,目前無法提升產量,除非是擴大產能。”

 車間主任彙報道。

 這確實是個問題,所以這個壓力生產部背不了,還需要戴森這個總經理來協調。

 戴森說道:“我覺得,目前公司空位置有限,擠一擠,最多還能增加一條生產線,但是至少要半個月後,才能投產,而且這一條生產線也沒法改變產量積壓的問題,所以我在想,對外先找代工廠,這樣才能立竿見影的解決產能不足的危機。”

 隨後他又徵求郭凡的意見:“您說呢?郭總?”

 郭凡點點頭,代工廠是最快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要找到幾個代工廠,那麼相當於瞬間產能提升幾倍,這訂單很快就能完成。

 但郭凡囑咐道:“找代工廠可以,但要注意對方資質和口碑,而且要嚴格監督質量,不能讓不同代工廠之間出現質量差異,我們要嚴把質量關,不能讓不合品流入市場,免得砸自家招牌。”

 戴森點點頭,這個他記下了,回頭篩選代工廠的時候,一定按照老闆的意思辦。

 那麼事情就決定這麼辦了,找代工廠一事,需要戴森自己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