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爺 作品

第1185章 常家班(第2頁)

 “而在中州這個豫劇之鄉,窖內存放的卻是京戲的衣箱和各種樂器。”

 “還有這兩個物件兒。”

 “唐代的薰香球,明代的金冠。”

 “再聯繫京戲戲服,晚清鐵條。”

 “跨度如此之大,我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陳香想了一下說道。

 “陸飛,你會不會太過緊張了?”

 “京戲是國粹,中州是豫劇之鄉不假,但一定也有京戲的粉絲。”

 “搞不好,汴梁這邊本身就有京戲的戲班。”

 “那個地窖,或許就是戲班存放物品的倉庫。”

 “至於這些物件兒的跨度,沒準是戲班班主的個人收藏品也說不定呢。”

 其實,陳香不清楚,陸飛還有一處糾結,那就是六個鬼子大兵的遺骸。

 算上這六具屍體,那就更加令人匪夷所思了。

 不過,屍體的事情,陸飛可不打算告訴陳香。

 看看陳香,陸飛微微點點頭。

 “你說的有道理。”

 “咱們繼續。”

 還剩下最後一隻箱子,沒有選擇的必要了。

 來到側面直接掀開蓋子,入眼的,依舊是破舊的行頭。

 破爛的行頭下邊,有一隻灰布包。

 不過布包已經糟透,輕輕一拉扯就支離破碎。

 布包破碎,裡面一個正方形的木板映入陸飛眼簾。

 雙手將木板拿出來一看,這竟然是一面戲牌。

 戲牌為柳木,邊長三十五公分,厚度不到一公分。

 所謂的戲牌,其實就是一塊兒木板,上邊陰刻著各種曲目。

 戲牌的由來始於民國。

 那個時候,戲曲和相聲幾乎是僅有的兩個休閒娛樂項目,在當時相當受歡迎。

 而那個時期的戲園子,更是裝逼的絕佳場所。

 比如臺上正在上演《捉放操》,來了個大土豪不喜歡這出戏,可以直接出錢讓戲班子更換戲碼。

 而戲牌就是專門點戲用的物件兒,性質跟現在的菜單差不多。

 這塊兒戲牌稜角磨得光滑油亮,包漿相當厚實。

 上邊正中央刻著三個繁體楷書“常家班。”

 下邊豎著陰刻的便是戲碼的名字。

 《四郎探母》,《鍘美案》,《文昭關》,《野豬林》,《挑花車》等等一共十二出大戲,以武戲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