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非是月 作品

第495章 結果依舊(第2頁)

 而維度通道本身那條“繩子”的直徑按照現在的計算來說是7425萬公里,這太大了。

 真正的直徑應該只有200~500萬公里的直徑。

 意味著它們的精度將要確定在15~20秒,才可以完成一次維度遷躍的嘗試。

 沒錯。

 只是嘗試而已。

 在一個黑暗的地方,完全不知道方向的地方,小几十秒的誤差範圍內,做出一次嘗試。

 而嘗試的結果,很快就會知道了。

 ella無法探查到探測器的場景。

 它也同其他人一樣只能等待。

 探測器的大小被嚴格的限制,裡面沒什麼很強大的主機。

 雖然相較於一般生命的算力肯定是強得多的,但是現在聯邦的很多信息塞進裡面之後,依舊顯得那個主機如此侷促。

 這就像是21世紀一部手機的軟件大小。

 幾年前可能只有幾百兆,但是過了幾年之後再看,內容沒多多少,但軟件的大小已經變成了幾個g。

 如現在聯邦的隨便一個內容數據量都大到可怕,主機需要去處理這些信息自然也需要更多的算力。

 更何況現在主機面對的是科學探索。

 每一個小信息它都要記錄下來。

 這種記錄不是將所有信息簡單的記錄那麼簡單,還需要去分析哪些是正確的信息。

 主機本身可以通過計算做出第一時間的判斷。

 而如果只是記錄所有信息,然後傳輸回來讓ella進行第二時間的判斷,那麼就完了。

 ella如何判斷出這些信息中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哪些是無用的信息?

 很多信息都有相似性,作為不在場者,它無法確定這些相似的信息是否真的無用。

 那麼,整個記錄出來的東西給到ella手中之後價值就變低了。

 這就是為什麼探測器也需要一個好的主機的緣故。

 然而,大小限制了它。

 為什麼要特定的規定大小呢?

 因為探測器的速度需要被加速到很快,而小,就意味著更容易加速。

 如果大的話,加速達不到要求很容易讓整個項目暴斃。

 總之。

 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