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非是月 作品

第295章 辯論,重置(第2頁)

 這更像是一種辯證。

 蓋斯束縛住了自己,因為聯邦的生命此時也站在了“大眾”的一邊,“大眾”同時無比信任聯邦的生命。

 這是蓋斯未曾想到的。

 一個文明的生命就算失去了記憶也能夠帶來改變。

 這就是個體的差異。

 蓋斯榮光致力於將所有個體融為一體,這種方式便於管理,導致原本橄欖枝文明的所有生命在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幾乎都有相同的答案。

 比如說同一個國家的人在提到一個問題的時候總是趨於相似,此時另外一個國家的人來看到同一個問題他的答案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從而這導致國家和國家之間的隔閡。

 而文明更是如此,這不因數量的多寡而改變,反而數量越多,那個統一的答案就更加堅定,更加容不下其他的聲音。

 這種問題最終會演化成一種“常識”,根深蒂固。

 “沒錯,當下呢?”

 “每一個時間點都會存在一個當下,如果我們不在意當下,那麼如何尋找到未來?”

 “我們如何可能對未來充滿希望?”

 個體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這與蓋斯的想法是違背的,而且這也是此時它們迫切需要的答案。

 它們想要的的確是當下,它們的當下太過痛苦了。

 “呵呵,沒有未來當下又有什麼意義呢?別忘了,你們擁有永恆的生命,對於你們來說,現在享受和未來享受有什麼區別嗎?”

 “現在我們還太過弱小,若是現在享受的話我們的文明最終將衰亡,不如等待我們變得足夠強大,到時候,依舊擁有永恆的壽命夠你們去揮霍,而文明也不會因為你們的揮霍而滅亡。”

 蓋斯不愧是曾經騙取文明中所有生命答應進入蓋斯榮光的存在,它的每一句話都精準的落在了橄欖枝文明生命所擔憂的點上。

 此時有數以千萬億計的生命開始移動,和其他生靈區分開來。

 它們動搖了,回到了蓋斯那邊。

 還有更多的生命也在猶豫不決,它們的天平已經在傾斜。

 此時又一個屬於聯邦的聲音響起:“但那太過緩慢了不是嗎?”

 “你也無法保證,我們誰也無法保證我們能撐到那個時候不是嗎?”